|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嗑瓜子狂想曲
作者: 马迟迟 2017年08月02日
我在嗑瓜子
一个午后,我在嗑瓜子
变得停不下来
让我陷入一种瘾
好像对一些事物的迷恋
不停的重复
相同的动作,我坐在这里
房间里空空荡荡
我坐在一具沙发上
此刻,没有人与我发生对话
我独自坐在一个正确的位置
房子外面没有声音进来
没有错误,我坐在这里
这里就构成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只允许一个声音存在
而这时候,一个巨大的沉默突然牵扯住我
我在想,这时候的世界中
会不会有同样一个人正在嗑瓜子
会不会同样陷入一种突然的寂静
而那些从未有过的喜悦
都会在这一瞬间里撞击过来
让我们变得静止,仿佛此刻正融入到
世界中一些神秘的事情上来
。
。
点评
诗歌写作有时很需要一种“非推理形式”,我把它叫做写诗的“状态感”。正如《嗑瓜子狂想曲》中所“陷入一种瘾”,这种“瘾”就是写诗时的“状态感”,它可以是机体生活的节奏,感情生活的节奏,潜意识的节奏,非理性的节奏等等。而《嗑瓜子狂想曲》之所以能让读者从“嗑瓜子”的过程中会“陷入一种突然的寂静”、“融入到世界中一些神秘的事情上来”,其根本的缘由在于诗歌创作中非推理性的“状态感”。
在我看来,这首诗非推理性的“状态感”有它二个层面的重要环节:一是各种节奏之间并非呈现简单的循环之状,而是极其缠绕错综的“情结”。如开头我们看到的俨然是一种简单的循环:“我在嗑瓜子/一个午后,我在嗑瓜子/变得停不下来/让我陷入一种瘾”。然而,随着这个“瘾”的蜕变,节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时候,一个巨大的沉默突然牵扯住我/我在想,这时候的世界中/会不会有同样一个人正在嗑瓜子/会不会同样陷入一种突然的寂静”。这时,“我”的行为开始上升为“类”的行为,于是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撞击点”,即缠绕错综的“情结”,故衍生出“我”的“从未有过的喜悦”。二是各种节奏组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情感的交错动态形式。如诗中的机体生活的节奏:“我坐在一具沙发上/此刻,没有人与我发生对话”;感情生活的节奏:“而那些从未有过的喜悦/都会在这一瞬间里撞击过来”;非理性的节奏:“好像对一些事物的迷恋/不停的重复/相同的动作”;潜意识的节奏:“仿佛此刻正融入到/世界中一些的事情上来”。这四层节奏在诗中交叉、推动、磨擦、互补,形成了莫可名状的“神秘感”,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特邀点评:卢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