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回复: 2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发表于 2017-10-8 15:33: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作者: 颜溶 2017年08月01日


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弦上舞动的魔鬼
一百年后在钢琴的附身

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苍白。狂热
鬼魅般的躯壳
裹着热情的灵魂
乐章中  你的忧郁就是俄罗斯忧郁
你就是拉赫玛尼诺夫。就是我
延续的生活
甚至:你爱过的女人。和你交易的恶魔
你在教堂碰到的麻烦。琴弦上
你放肆的习惯和姿势

当我把节奏放慢。时光倒流
提琴独奏的动机。主题的另一种变奏
18个变奏。18双天使的眼睛
关闭喧嚣嘈杂的音响。世界的一切停下来
而弦乐是另一条河流
在音色的深处暗流。你吹动了帆



点评
让诗歌构成音乐的要素、时间的要素、灵魂的要素乃至人生的要素,这的确需要那些趋于疯狂跳动着的或是弥漫飘荡着的音乐“调式”来支撑,只有它可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或是知觉而产生出一种“时间幻象”,《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首诗就有这样的特点。
的确,以诗来演绎被世人广为传诵的世界名曲并非易事,在这里,诗人正是抓住了最能够准确体现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演奏的声音词汇、肢体语言和调式定音来体现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弦上舞动的魔鬼/一百年后在钢琴的附身”、“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裹着热情的灵魂”。是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为拉赫曼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优美无比,动人心魄,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首诗要想表现出这个曲子的灵魂,必然要找到这个曲子的“核心要件”,于是,诗人从这个曲子里的18个“变奏”作为突破口,用诗意的符号来表现拉赫玛尼诺夫对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18个变奏。18双天使的眼睛/关闭喧嚣嘈杂的音响。世界的一切停下来/而弦乐是另一条河流/在音色的深处暗流。你吹动了帆”。
此时此刻,在我们的面前,一个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仿佛被艺术之神唤醒,整个世界好像瞬间被辉煌的旋律所照亮,这既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天籁美感,也是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音乐动感和生命交响。

特邀点评:卢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06:44:5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9:48:16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