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回复: 2

在大运河边

发表于 2017-10-8 15:3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在大运河边
作者: 沈厚明 2017年07月18日


今天,我穿了件长上衣和牛仔裤
工业化的结果就是衣服上的
一枚枚纽扣,它的化学方程式
正躺在中学课程里。科学让我惊奇一次
诗歌是另一次:
寻花还上旧花台

如此,我以为
将要发生点什么
譬如庞大漕运船队的归航
或一首不朽诗篇
即将来临
大运河却风平浪静

时代接纳了这一切
也接纳了我
接纳了一艘游船,借助它,我抵达
唯有大运河从未损坏的涟漪上

为了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
隋炀帝,毁了他的帝国
琼花也没有逃脱迹灭
代替它年年绽放的是聚八仙
肉体凡胎的我,身影却被这河水
塑造出来

同一时刻被塑造出的还有时间

对于时间,诗人和作曲家
惯用的策略大同小异
喜欢消失与赋格
伟大的波斯王泽克西斯
面对自己的大军也曾潸然泪下
主妇更简单、敏感:衣柜里放一枚
樟脑丸,明年再放一枚新的
我就生活在未被虫蚀
生活在香气弥散的日常中



点评
连续两年,我都下过江南,站在大运河之畔,望着那些“从未损坏的涟漪”,那些“我以为将要发生点什么”的河面,试图找出一首诗来。我的确写过这样的句子:在无锡,桥上的故人,犹若一场十里桃花∕于前世刚刚走散,今生遭逢,一笑了然。∕∕在无锡,桥上的故人,脚步慵懒,哈欠∕连天,如果在梅雨季,这可能是一声呼喊。∕∕在无锡,桥上的故人,腋下揣着辞典,有人∕用雨水点灯,更多的却凭栏远望,四顾茫然。∕∕在无锡,桥上的故人,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比如这一年我穿过民国,去找诗人胡弦。
我必须承认,这一首《在大运河边》的作者,比我走得更远,也比我目睹到的风景更纷繁浩渺,至为重要的是,比我思考的更为深入。作者窥见了埋藏在涟漪当中的秘密,也爬梳了这一条河流的前世今生,又透视了眼前的时代与这一条河流之间的张力。其实说到底,这首诗是在究问时间的奥义,在质问时间对人的馈赠,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塑造与榨取。这种形而上的凝视,包括遐想“伟大的波斯王泽克西斯∕面对自己的大军也曾潸然泪下”之类的书写,最容易使诗歌陷入哲理,字词空转,词不达意。好在作者及时止步,掉头返回了目下,回到了河边“未被虫蚀、香气弥散的日常中。”这是一次优美的落地,也是一种成熟的技巧。
如果这首诗能再短一些,可能效果会更佳。

特邀点评:叶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06:40:26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0:34:42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