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浪淘沙
作者: 亲山乐水 2017年06月30日
陌上已葱茏,
又老春风,
水萦青碧燕啼红。
惯去高峰驰远目,
云壑千重。
人世有穷通,
当效坡公,
一蓑烟雨且融融。
还把清樽图小醉,
乐此从容。
点评
自从王国维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以来,无论读词还是填词,人们多以“境界”为口实。“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此处的“造境”之说,为词作直接议论抒情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开拓了词文体的创作空间,但是,也助长了其后词作崇尚议论之风。
此词即造境寄意之作。上片通过写景来“造境”:“陌上”两句言路边绿树荫浓,则知春天将尽。“水萦青碧燕啼红”,状近景:水面清澈,已非春天水涨时的浑浊可比,而绿荫之中,间以红花,红花之上,林燕娇啼,呈现出一幅声色俱佳的画面。如果说前面是近景的话,那么,第四、五两句,则将笔触拉开,呈现的是登临送目,群山在望,烟云袅袅之远景,而“我”之胸次旷远,自在其中。过片两句,慨叹人生有顺境有逆境,应当效法苏轼的处世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轼借一次遇雨的遭遇而发出的人生感慨,作者借用其成句,来表现不牵挂于世俗悲欢的达观心态。结尾两句,更进一层,写出“我”把酒送春的闲适与从容。
此词所寄之意,无非是乐观地对待“春将尽”这一自然现象,一反前人伤春的俗套,但此种立意,似乎渐成另一俗套,未见其高,此其一。王国维要求“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然此词写景造境,未免破碎,过片感叹之辞,与上片写景合观,略显突兀,则所寄之意,亦未免牵强,此其二。细绎文辞,“老”字虽奇,但亦于前人诗中习见,如宋朝寇准有“春色将阑,莺声渐老”之句,修辞略相仿佛;而明朝张照“春风老尽不归去”之语,似为其直接所本;至于煞片句意与句式,复脱胎于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此其三。由是可知,此词之立意、修辞与词采,均尚须打磨,方臻上乘。
特邀点评:莫真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