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回复: 0

我的星座

发表于 2017-10-8 15:45: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我的星座
作者: 周伟驰 2017年06月26日


我出生那年,人类的脚踏上了月球表面,
后来,哈勃望远镜鼓凸,睁一只独眼
看见光红移,潮远去,宇宙如气球胀开。
古老的诗意淡出,科学的美丽淡入,
却难回答为何宇宙本可以无,却终究有,
为何我本可以没有,却终究存在。

我出生在冬天,人马座的某一天,
智者喀戎拈弓搭箭,正在把顽童们训练。
我的名字,无意中竟有人马飞奔,
像你在墙上的斑渍中见到的一张脸。
很久以后,当我拂去阴历和汉字的尘埃,
惊讶地发现,我与人马座的渊源很深。

我的左手,卧着一条深深的断掌
它把激情和理智合二为一,正如马人。
我的指纹,个个是完美的椭圆形跑道
拷贝了宇宙、银河和太阳系的运行。
我从落木萧萧下的平原起步,跑过一个
没有阴影的省份,在燕山脚缓缓停留。

当丘比特扬手,袖箭闪,我也就拉开弓
射向那些美丽的仙女座,一抹云烟。
聚散的悲欢我尝了,他人的生活我过了,
我的心依旧单纯,如清澈的流水不留下刻痕。
如果你爱过并且有怜悯,
就请原谅我,不再提及命运和偶然。

我醉心于三门手艺:宗教、哲学、诗歌,
它们神奇而无用,正如酒让马人沉醉。
第一个,上帝如鲸鱼搁浅,解剖者出入其间;
第二个,黄昏后起飞,在不夜城迷了路;
第三个,近似于耳语,在人类毁灭之前
给他们提供虚假的安慰。

我不愿把一生消磨给阴森的走廊和等级,
也不靠对抗获得自由,因为我本来自由。
我是一个喜欢旷野、星空和大海的人,
像云朵没有祖国,马人没有主人。
我做着商羯罗和庄子的幻梦,
而我心爱的诗人,是马查多和陶渊明。

我的诗发自野兽的惊奇,止步于智慧。
我的语言,入魅的时候脱魅,像金币旋转。
它一面用海市蜃楼安慰苦涩的马眼睛
一面又把它还原为水沫、尘埃和光线。
它从前发出蒙克的呼喊,
如今静水流深,水面星自坠,水下鱼自眠。

飞机下降时扑面来的灯火,是今天的星座。
光雾后古人指点过的马人,越走越远,
何其傲慢。射电望远镜标出高度,
却找不出传说的线索。新的星座名字客观:
不是矩尺,就是六分仪,还有罗盘。
哪如古代的虚构照耀,令我们的今生温暖。


点评
命运之说最能彰显人的渺小和脆弱,人之所以关心命运乃因他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古希腊悲剧背后的根本精神。人到求卜问卦之际,也就是他最无助的时候。但这首诗以星座命名的诗却不是一首占卜之诗,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想通过星相和手相猜测自己的命运,而只不过借此深入地探测自我。实际上,这是一首冥想和沉思性质的自我之歌,是以诗的形式进行的自我分析和诊断。戴望舒有一首《赠克木》,也以天文为自我的象征,其中有句“你胶干了脑汁,涨破了头/弄了一辈子,还是个未知的宇宙”“我和欢乐都超越过一切境界,/自己成一个宇宙,有它的日月星/来供你钻究,让你皓首穷经”。所不同者,戴望舒重在自我的抒情,而且以自我为宇宙,其志趣与惠特曼相近,虽然风格上大不相同;我们眼前这首却重在自我的分析,星座之类乃是自我分析的一个手段。
人马座代表了人与兽、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纠缠。作者认可这一点,“它把激情和理智合二为一,正如马人”。作者说自己醉心于三门手艺:宗教、哲学、诗歌,这种矛盾的爱好也是人马座特征的体现。作者希望把这种人格的特征融入自己的诗艺:“我的诗发自野兽的惊奇,止步于智慧”。在星座之外,作者还提到自己的两个手相学特征:断掌和十斗。据说断掌的人“热情又冷淡,有理性而又善于与人相处,独立能力惊人而脾气倔强”,能做大事业。关于十斗,民间有“九斗骑白马,十斗坐天下”的说法。作者提到这些当然并不是显摆,而是对自我有大期许。对于宗教,作者自称为解剖者,这已经是个非常大胆的目标。在哲学上,他说,“我做着商羯罗和庄子的幻梦”。商羯罗是九世纪印度大哲,以一人的思量和口舌之力,贬逐佛教,恢复印度人的婆罗门教信仰,成为印度现代思想的重要来源。庄子是中国大哲,影响及今,其思想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冲击下仍不减其魅力。在诗上,作者的榜样是马查多和陶渊明。这都是达到顶级境界的诗人,欲与并比,岂是易事?自言要做商羯罗和庄子一样的哲学家,马查多、陶渊明一般的诗人,这种话容易给人大言炎炎的印象,但诗人说来并不令人反感,乃是因为全篇节制的语调赋予了它一种诚实可信的品质。
作者的语调显示了对命运的了然和自信。“如果你爱过并且有怜悯,/就请原谅我,不再提及命运和偶然”,这是生活过而且与命运达成了谅解的人才说得出的。据此可以猜测,作者当已过了中年吧。司空见惯是经历世事的人们常有的态度,其与众不同表现在“我的心依旧单纯,如清澈的流水不留下刻痕”“如今静水流深,水面星自坠,水下鱼自眠”这样的表白中。表面的波澜不惊隐藏着对世事和命运的洞察。没有充分的自信和对自我的清醒认知,这种话决说不出来。
此诗首节和末节都以科学的进展为背景,而人生的困惑并不因此豁然而解:“古老的诗意淡出,科学的美丽淡入,/却难回答为何宇宙本可以无,却终究有,/为何我本可以没有,却终究存在。”作者醉心的三门手艺——宗教、哲学、诗歌——都试图解决科学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由于科学的介入,这三门手艺20世纪以来都极大地改变了自身的面目。新的星座不再以神话命名,在作者看来,“哪如古代的虚构照耀,令我们的今生温暖”。这也是在科学的时代诗人们仍坚持作诗的原因,其目标是在现时代创造可以让我们感到温暖的神话。

特邀点评:西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