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0

“云养猫”为什么火(青眼)

发表于 2017-10-10 08:41: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云养猫”为什么火(青眼)
2017-10-10 00:00
史一棋
  肚皮柔软,脚步轻盈,脾性高冷……最近,猫咪在网络社交中被捧得大红大紫。“一日‘吸猫’,终身戒猫,科学戒猫要趁早!”这道出了“猫奴”们对猫咪难以割舍的狂热。
  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养猫的条件,于是很多人通过社交平台上养猫主人发出的图片与视频,实时关注猫咪成长,获得情感满足,这被称为“云养猫”,从中甚至还衍生出一种小众产业经济,宠物博主就是较早的一批开拓者。
  诗人陆游曾写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豪言壮语,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与此同时,他还写下“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诗句。看来,对于猫咪的钟爱古已有之。饲养宠物本就是一种排解社会现实压力、获得心灵慰藉的途径,而互联网又为“云养猫”增添了几分社交意义。但是,这些好像还不足以解释“云养猫”在青年群体中走红的深层心理动因。
  细细回忆,网上广为流传的猫咪一般都是大眼睛、短鼻梁、小圆脸,这种可爱的形象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能激发起人心底宠溺和保护的欲望。城市中的所谓“空巢青年”,保护欲往往无处安置,因此更容易倾注在猫咪身上。除了“软萌”,“丧”“高冷”“呆萌”等不同特点的猫咪被制成各样的表情包,微信互发猫咪表情包似乎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语言。
  高冷、面无表情的猫咪尤受宠爱,因为“高冷范”恰是当下青年人的心理投射。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他们本就缺乏表达真实情感的特定渠道,面对屏幕另一端的猫咪,正好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臆想地投射到猫咪上,成为心灵依托。“云养猫”的过程,与其说是青年人在同猫咪对话,不如说是在同自己的心灵交流。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猫咪不仅投射内心情感,更是青年人自我认知的替代品。不需要牵着遛弯、不会黏着主人不放、在黑暗中跳跃疾行……猫咪的这些习性同呼吁独立、习惯熬夜、过着非传统生活方式的青年人极度契合。此外,走红猫咪一般都表现出对周围事物包括自己主人的“不屑一顾”,颇有一些不与世俗同流的孤傲风骨,他们恰好借此一抒己怀。
  因此,与其说“云养猫”大行其道,不如说是青年人换一种社交方式,展现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