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各地还探索建立支部微信群、“网上e家”等平台,开通了党组织与党员联系交流的直通车,强化了党员管理。福建建成省级“党员e家”,目前全省9.98万个党组织和199.77万名党员入驻,入驻率超过90%,在线转接党员组织关系2.6万次;宁夏建立支部党员微信群3000多个,覆盖党员近20万人,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人走千里一线牵”;河北依托组工网研发“党员排查清理系统”,建立贯通省市县的违纪违法党员数据库,为排查清理违纪违法党员提供基础支撑。
近几年,每逢元旦、“七一”等重要节日,广大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都会收到来自中组部的手机祝贺短信。党员、群众如果想了解党务工作、咨询党务政策、反映意见建议,只要拿起电话拨打“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即可连线组织部门。许多地方通过整合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在线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回应群众民生诉求,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拉近了党员、群众与基层党组织的距离。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新技术助推基层党建提档升级
创新驱动需要技术引领。以量化分析、实时分析、智能分析为特征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方式、载体、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地各部门积极运用新技术,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探索创新,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迈进,为“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开辟出新的试验田。
一些基层党组织通过信息化平台安排支部活动、创意组织活动、创建党建品牌,进一步增强了党的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设置“组织生活”管理系统,探索组织生活新形态,基层党组织可直接了解所属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贵州贵阳市等地运用大数据的自流程化提醒功能,对党支部未按期换届,党员未按时交纳党费、未完成培训学时、未按要求参加组织生活等进行督促提醒。
大数据时代,以数为据。党建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效果如何?网上留痕,数据说话。一些地方依托党建信息化平台,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规范运行、工作纪实、监督检查、科学考评机制,让基层党建有了“计划表”“流程图”“明白账”。北京房山区“党建智慧管理平台”,对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重大事项决策、重要组织活动等进行文字、图片和视频纪实,实现对基层工作的有效监督和可视化管理。
辅助科学决策,让基层党建工作更智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基层党建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综合研判,为党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这是一些地方正在探索的又一创新举措。四川推进“智慧红云”建设,构建党建指数体系,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出党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山东“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定期形成党建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督促指导、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实践不停歇,创新无止境。推动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体现的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工作理念、思维方式和路径方法上的守正出新,需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点出发,用好用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10日 18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