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新形势 闯出新天地
开着一辆奥迪,25岁的胡林穿梭在一片片果园内,查看成熟度、统计采摘数量,最后回到自家的院子里,指挥工人们分选、包装、联系物流公司上门取件。“别看他年轻,这是我们村上出了名的电商CEO,每年猕猴桃、丑柑都要卖几百万元!”
胡林原本在成都一家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在姚庆英的邀请下,他回到了家乡,担任村干部,搞起了互联网+农业,把家乡的猕猴桃通过电子商务卖到全国各地。“时代在迅速改变,不跟上形势就会被淘汰!”说到这里,姚庆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两年内,要让全村50%的产品都从电商渠道走出去!
搞电商,靠什么?除了牵头搭建“两河口”电商平台、发动全村20余户村民自己搞电商,姚庆英还四处争取资金,用村集体经济建起了占地20亩的集配中心,预计今年11月就可投入使用。“集配中心有21个气调库,可以储存400吨水果,今后我们可以引进大的电商主体,打出品牌,错峰销售!”
“村上要更好地发展,村民要持续增收致富,集体经济是关键!”姚庆英带领党支部成立了两河果品专业合作社,支部班子成员兼任合作社社长,党员技术能手担任骨干会员,发挥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协调服务、组织发动,引导群众进行有机种植,并与公司合作进行土壤改良,增强土壤有机质改变土壤板结情况,实行标准化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投入、统一品种、统一品牌、协助销售的模式,实现规模经营、抱团发展,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农户收益最大化。
据了解,截至目前,专业合作社共吸纳会员577户,全村覆盖率达94%。2016年两河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3150元,全村群众家家住进了小别墅,户户有了小轿车。“相信十九大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政策,还会迎来更好的生活!”姚庆英脸上满是憧憬。
本报记者 陈泳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