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回复: 2

我并不了解小镇全部的黄昏

发表于 2017-10-11 21:4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我并不了解小镇全部的黄昏
作者: 西厍 2017年05月24日


我并不了解小镇全部的黄昏
我总是在它边缘散步
在它和乡村的咬合处
凉嗖嗖的晚风几乎要吹散我
就像吹散西沉的晚霞一样
我把脱下的外套袖手抱在腹部
才避免在这出春入夏的节气里变成
晚霞的一部分。我满足于
小镇部分的黄昏:这凉飕飕的风
和很快就会散逸的彤云
我熟悉它冷却的部分
对它热烈的部分则所知有限
那些在夜晚仍然沸腾着的
我都敬而远之——
据此可以判断我不能算是一个
热爱生活的人?不,我热爱生活
但仅限于上苍赐予的部分中
那更狭隘的部分——
比如这凉飕飕的风和很快就
散逸了的彤云,比如这冷却的诗
2017.4

点评
诗歌的写作需要捕捉、审视和裁剪,进而在词语的缀连中拓开一个提供读者思索或抒情的空间。例如“小镇”与“黄昏”,这是两个被浪漫主义诗人时常关注和不断歌咏的主题,当代诗人如果要在这片精耕细作过的园地里培植一些独具个性的语言之花,显然并非易事。对此,本诗作者进行了颇有意义的尝试,诗的开句“我并不了解”,既直陈了人的认知能力之局限,也巧妙地为自己选择了一个适切的角度,进入诗性的核心。那么,“不了解”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小镇全部的黄昏”。这是一个看似谦卑、实则蕴含理性的自信的句子。作为缀连,它随之就越出了语言的惯性,也脱出了十九世纪夜莺与玫瑰的陈套。小镇这个点的选择也颇具匠心,它原本就是城市的边缘,远离都市的喧嚣;至于在小镇的边缘,则意味着其地理位置就是准乡村了,它意味着偏远、淳朴和安宁,从而与暗含的现代生活之喧嚣、都市的豪奢构成了一个对比。“出春入夏”则点明了季节,并且成为一个过渡,承上启下地牵引出后面的陈述。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世间美景万千,作者只满足于“部分的黄昏”,那“冷却的部分”。而针对人们据此可能指责抒情主人公缺乏生活热情的判断,他断然反驳道“不,我热爱生活”,不过,他有自己明确的界限,不逾矩、不奢求,只是恪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享受着上苍的“赐予”。这无疑是一种哲学的理智,也是经过了“淬炼”的诗之精钢。
特邀点评:汪剑钊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蒋浩  莫真宝 荣光启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8 07:01:35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6:29:28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