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回复: 2

多少事物只在暗夜生长

发表于 2017-10-11 21:49: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多少事物只在暗夜生长
作者: 李群芳 2017年05月22日



比如花苞,从不在白天突然开放;比如露珠
只在夜晚为草木缀满珍珠;比如春笋
一夜之间蹿上竹林;比如虫吟,繁星般
细脆而璀璨;比如夜行火车的汽笛
笋一样蹿上夜之森林;比如胡须,在早晨让先天刮净的脸原
荠麦青青;比如女儿,一觉醒来,身材如笋
面颜如花;比如失眠,一滴浓墨在净水里洇开
比如鼠声,花枝一样艳丽而饱满;比如
《人鼠之间》,斯坦贝克的承诺、的孤独、的希望花枝一样
艳丽而饱满,又在一阵风中瞬间凋零
比如白天不方便读的书,灵魂从私屉底层
逸出,大雪纷纷,把枯枝压出一声“咔嚓”
寒气凛凛,冰把水缸撑裂;比如,让人深刻到
足以谈论人生的泪滴,露珠压弯草叶,幽泉渗出山崖
比如宇宙洪荒;比如人生百味;比如
诗歌,呃,没有在暗夜里聆听过事物的生长
不足以写下诗篇

点评
关于暗夜,普通人通常会生发一些负面的情绪和联想。但作为诗人,所追求的则是一种不同于寻常的陌生化表达,他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光亮,由丑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丽。记得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写过一首诗《白昼与黑夜》,诗人认为白昼实际编织了一张金丝的帷幕,给人以辉煌的假象,因此而忘掉了现实的丑陋、不幸与苦难;而黑夜则揭开了这一虚幻的幕布,撤除了物象与人类之间的某种间隔,也就更有可能逼近世界的真相,从而领悟生命的真谛。本诗作者在作品中接连运用了十五个“比如”,以繁多的事例论证黑暗与生命的辨证关系,其中有“花苞”、“露珠”、“虫吟”、“鼠声”,也有“女儿”和书——“《人鼠之间》”,甚至还有“失眠”、“承诺”、“孤独”和“希望”和“人生百味”等抽象之物,藉此证明许多事物“只在暗夜生长”。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又在这些明喻中嵌入暗喻,像珠扣似的让平常的物类焕发出持续的诗意。最终,仿佛是给诗歌的诞生进行过程的描述,作者指出,正是有了对这些幽暗存在的体验,才可能有美好诗篇的诞生。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整首诗的主干部分都由一系列的排比句推出,但不同于惯常的排比运用,他将之置于诗行的中间,既避免了原本摆放在行首的单调和扎眼,又显示了并列的条理性,并保持了一定的节奏感,显示了作者在技术上的娴熟。
特邀点评:汪剑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8 06:57:50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6:31:24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