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回复: 0

未来人才可能是U盘式生存

发表于 2017-10-11 21:5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许多知名企业迅猛成长,又迅速凋零;创业大街一度一位难求,又回归常态……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业”?什么样的“创新”能够引领市场更长时间?什么样的“创业”成功几率更大?着眼于这些问题,近日,第十四届中关村人才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中高层管理人员、投资/咨询机构和高端创业人才等政、产、学、研、金各路精英就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管理战略等充分开展交流和研讨,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工信部中欧工业4.0研究院中方院长郭昕畅谈了工具、方法对组织创新的价值和误区。HTC作为红极一时的手机企业,微软的维纳斯计划等诸多以商学院体系看来完美无瑕,但却最终失败,让崇拜工具和方法的人们无所适从。

郭昕认为,未来人才可能是U盘式生存,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带着IT的基因。员工在什么公司工作并不重要,U盘式生存会“上午插在这儿,下午插在那儿”。此外,组织形态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高度联系。边界趋于模糊,是不争的事实,组织创新是永恒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千人计划”专家蔡茂林系统地梳理了技术创新的逻辑。原创技术、融合集成、改善创新三类技术创新,市场进入期各不相同,成功率也大相径庭。高校教师直接创业的挑战相当多,技术入股、学生直接参与反而成功率大增。技术创新路上,市场规模、是不是已经有大企业在等因素,是创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