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回复: 2

不要被手机“套牢”

发表于 2017-10-13 07:06: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要被手机“套牢”


王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10-13  08版)

    网上相聚,虽隔千里,但又近在咫尺,随着手机中发出的声响此起彼伏,大家分享着源源不断的信息。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连接彼此的通道和平台。然而,带来便利的同时,种种弊端又令人不安。城市大街上,许多年轻人是“低头一族”,无论是等人、就餐,还是走路、坐车,他们总是在摆弄手机。

    笔者了解的一件真事:有名大学毕业生刚分到一家施工企业,赴一线前,父母叮嘱注意自身安全,他没在意。上岗前,班组长对他灌输安全注意事项,他也没太上心。一次高空作业,他身上系的安全带没挂在有效部位,眼睛盯着手机屏幕,没留心一脚踏空,坠落致残,给自己造成了终身痛苦。

    一名工程队队长对新员工嘱咐:“你们的安全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时时牵挂你的亲人和家庭,一旦出事,就是对父母的最大伤害!”

    另一个案例令笔者印象深刻。老张刚退休,本可享受天伦之乐,但有件事令他非常不悦。儿子在外地,他在家带孙子,平时老伴儿买菜做饭,儿媳几乎天天泡在网络上。老张说,1岁多的孩子半夜发高烧,“我抱着孩子敲开她里屋的门,她还在摆弄着手机。我说了她几句,这下可好,赌气好几天不跟我说话。也不知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上微信永远没个够。”

    老张所讲的家里“小事”并非是个别现象。城里的小夫妻多是独生子女,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他们更喜欢虚拟的网络。

    手机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把有些人紧紧“套牢”,甚至当微信系统出现问题而无法发送消息时,似乎整个社群都陷入恐慌中。特别是那些手机不离手、视线不离屏的人,对微信的依赖性更强,更容易上瘾。

    对有些年轻人来说,微信真有难以抗拒的魔力。有些初入职场的年轻员工,每天下班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微信,一聊就到半夜。结果次日早上上班,精神萎靡,浑身无力。

    越来越多的人成了社交平台的奴役。现在微信小有百人群,大有千人群。由于微信社群相互间存在一定的信任基础,当某个事件成为热点时,网民总是快速形成一边倒的舆论场,而没有去理智地分辨。

    除了各种似是而非的传言,许多微信大群中还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的转载信息,而多数人习惯于被牵着鼻子去发帖子、评论、点赞。这也会使微信大群成为谣言温床,谣言的传播瞬间被放大。

    所以说,微信也会造就低智商社群。能够辨别真伪、独立思考,不被低智商社群淹没,这是对网民最大的考验。从另一个角度讲,微信犹如“文化快餐”,缺乏营养,吃多了反倒无益。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年轻人中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深入思考问题的人越来越少。长此以往,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

    (作者系河南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0:06: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0:09:08 | 查看全部
放下手机,回归家庭,用心工作,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