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我不再沉浸于抽象

发表于 2017-10-13 12:57: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我不再沉浸于抽象
作者: 西边 2017年05月02日


我不再沉浸于抽象
克尔凯郭尔或尼采,如水鸟
随河流的弯曲而消失。
而黎明和夜晚
也是。

我站立的地方
椭圆形的鸟卵在巢中轻轻晃动
黑色细枝不断承受
来自成长的重力

草莓浆汁甜蜜
因为薄膜在夕阳下闪光
浓密树枝上
稀疏地生长着隐秘的语言





这首诗隐秘、清洁而干练。“我不再沉浸于抽象/克尔凯郭尔或尼采,如水鸟/随河流的弯曲而消失。”一个放下阅读的人,面对风景休息的思考。“抽象”来自克尔凯郭尔或尼采的印象,与水鸟飞走的意象不谋而合,转换得洒脱;“如水鸟”,说明抽象生活其实也有鲜活的一面。紧跟的一句“而黎明和夜晚/也是”,既暗示诗人在阅读中度过的时间——时间在阅读中消失的错觉,也写出了放下抽象面对自然的隐秘狂喜。第二段的细节就是这种秘喜的流露。“椭圆形的鸟卵在巢中轻轻晃动”是不能够从站立的地方看见的,而诗人看见了,用“隐秘的语言”。“黑色细枝”的出现,让人蓦然想起美国诗人庞德的《在地铁站》:“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裘小龙译),反观此诗,也确实深得意象派的精髓。黑色细枝承受的成长的重力,既是将孵出的鸟的,也是诗人自己的。这首诗每引入一个意象,都包含了至少两个维度,略作克制的阐发,在线性时间和语法中,用细节巧妙地回环和双关,这种诗,也的确是“成长的重力”,它的力量来自语言自身,而不是社会性的幅度。“薄膜在夕阳下闪光”,再次呈现了富有质感的观察,因为是隐秘的,所以看得那么细。“浓密树枝上/稀疏地生长着隐秘的语言”,“浓密”,成长的丰富感觉,“稀疏地生长”,重力有待加强的遗憾,但是毕竟已开始“隐秘的语言”,这正是抽象如水鸟一样拐弯飞行的结果。


特邀点评:李建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