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5|回复: 1

[2010年劳模展示] 乐业 敬业的“技术状元”——黄孝国

发表于 2010-5-20 10:34: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喜欢它、爱好它,并以其为乐,你就一定能胜任。从普通学徒工到“技术状元”,黄孝国走的正是这样一条乐业、敬业之路,诠释的正是“好之不如乐之”的道理。
  黄孝国,1977年到梅河矿一井机电段工作。30多年过去了,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热情投入到了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在煤矿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将所学到的专业技术特长用在煤矿安全生产和技术革新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煤矿创新发展的带头人。
  他是工人眼中的“120”技师

  从做学徒工开始,黄孝国就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一边向师傅学习,一边向书本学习,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工作和学习表现突出,参加工作不久,领导就让他担任“四大动力”的定检维修工作。他勤奋钻研,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在1991年和1992年两次矿务局电工技术练兵比武中荣获“技术状元”称号,并于1993年考取了工人技师。在梅河矿一井,黄孝国是工人们眼中故障抢修的“及时雨”。多年来,只要井口夜班电气方面出现故障,他随叫随到,并且做到10分钟到现场,10分钟处理完故障。为此,领导称黄孝国是“两个10分钟”,工友们亲切地称他为“120”技师。为了解决梅河矿一井设备陈旧老化、影响和威胁安全生产等难题,黄孝国晚上回家查找专业书、背数据,白天和工友们绘制图纸、反复研究实践。1990年,他经过反复实践,为主副井绞车安装了两套缓冲装置,一次性试车成功,为井口节约人工费、材料费3万余元,保证了安全生产,得到了领导和工友们的一致好评。1993年2月,黄孝国在主井绞车的直流电动机电路中安装了两套整流电路,使主井绞车耗电每天下降100多度,每年节约电费1万余元,使上世纪60年代的老设备焕发了青春。
  他是领导心目中的技术革新能手

  黄孝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融汇贯通,在日常工作中勇于创新,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迎接新的挑战。2004年4月,黄孝国针对+135水仓排水问题,研制了无人操纵自动排水装置,加装安全综合保护,全自动操纵,既节省了电力,每年又可节省人工费两万多元,这项技术革新项目已在集团公司推广应用。
  2008年以来,黄孝国带领机电电气班人员把电机转子散热翅去掉,腔内灌入变压器油,不仅提高了绝缘能力,还提高了散热性能,使用时间提高了三四倍。在一井+200和+70水平主排水泵安装了4套水满报警信号装置,当水仓水位达到上限时报警提示司机,避免了跑水造成停产现象发生。
  多年来,黄孝国共进行技术创新改造40多项,修复各类开关、电机千余台次,累计创价值100多万元。他成了领导心目中不折不扣的生产骨干、革新能手、技术标兵。
  他在爱岗敬业中体味乐趣

  2004年“五一”检修前,黄孝国感到腹部疼痛,浑身无力。他不声不响地忍痛参加了检修工作,直到“五一”检修完才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阑尾炎,并于当夜做了切除手术。拆完线后他就立即到六井帮助安装过流报警装置。
  参加工作30多年来,黄孝国月月出满勤。同志们给他算了一笔账,自1990年以来他实际出勤6920天,多出勤1838天,相当于多干了6年的工作。
  黄孝国,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他很平凡,如一泓不起眼的清水,心高不自傲,自足不自满,踏实而简单地生活着,用自己精湛的技术、诚实的劳动、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展示出新时期学习型、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煤矿工人形象,为煤矿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的确,乐业、敬业、坚持探索是迈向成功的基础。

     来源:辽源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0:35:00 | 查看全部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