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朗读者 
作者: 夏卿 2017年04月17日 
 
坐在山水间,愿做大地的朗读者 
你率先朗读了风声,它吹开万世 
激荡大野 
一万年过去依然是这样 
农人耕田,兵士戍边,官在朝堂 
万物都已归位 
时代呼唤中流砥柱,只需赐给他阴影和磨难 
白纸下暗藏金兰,典籍里有春雷和变革者的梦 
江河携带泥沙,沉疴留在拐弯处 
 
群山坐在自己的回忆中,被描摹、被吟诵 
朗读者站到山的高度,眺望天际线 
和近处的深渊 
战战兢兢,走出深谷,豁然找到思想的开阔地 
人生当醉心于此,山谷中花草遍地,蝴蝶翻飞 
天空布满繁星与春水 
 
朗读者把星宿赶入大海 
倾听天上的激流与心中的波澜呼应 
替青山代言,为苍生请命 
朗读者在密林里阅读了斧子的寒光 
触摸到粗粝、沉默的一群人 
在晴空下奔跑或安静地死亡 
斑驳的历史,读它的正面,也读它的反面 
朗读者放弃语言,进入自然和时间的序列 
是行走在大地上的自由之花 
星空掉进更大的野心,于纷乱中扶起家国 
2017/3/12 
 
 
点 
评 
 
当代汉语诗歌,流行写日常生活,在小场景、私人情怀中呈现出某种诗意,像《朗读者》这种风格的诗作倒是很少。《朗读者》的风格非常明显:在境界上非常阔大,作者的想象力寄予在恢宏的历史背景、阔大的自然万物之上,诗作有久违的历史气息与人文情怀。“坐在山水间,愿做大地的朗读者/你率先朗读了风声,它吹开万世/激荡大野/一万年过去依然是这样/农人耕田,兵士戍边,官在朝堂……”作者的想象力气势非凡,所谓“大地的朗读者”,其实是对“大地”敬畏的观看与吟咏。不仅是朗读大地,也朗读大地深处的部分:历史。这样的朗读不仅宽阔,而且深入,这是当代诗歌中难得一见的对“大地”的“朗读”。 
 “万物都已归位/时代呼唤中流砥柱,只需赐给他阴影和磨难”与“白纸下暗藏金兰,典籍里有春雷和变革者的梦/江河携带泥沙,沉疴留在拐弯处”这两个语段,其实是对称的。当代汉语诗歌,常常流露的是那种绮糜或者虚无的人生观,而对历史与现实充满希望的书写,往往很少。在这里我们终于读到这种希望(或者说“正能量”)。“时代呼唤中流砥柱”和“典籍里有春雷和变革者的梦”,若在别的地方,你会觉得媚俗,但在此诗中,却安放着极为合适。 
个中原因,乃是作者是真诗人,他不是一个媚俗的为时代而歌的人,而是真正为“大地”忧心的人;他的人文情怀、家国梦想,不是附庸风雅、趋炎附势,而真正是“替青山代言,为苍生请命”;他不仅在“山的高度”朗读群山、深渊与天际线,也“在密林里阅读了斧子的寒光/触摸到粗粝、沉默的一群人/在晴空下奔跑或安静地死亡”;他不仅朗读“斑驳的历史”的正面,也读它的反面。这是一位真正的“朗读者”,愿在“纷乱中扶起家国”的诗人。这样的诗歌,区别于当代汉语诗歌的某种常见的面貌。这样的诗人,显出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情怀。 
 
 
特邀点评:荣光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