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茨维塔耶娃十四行

发表于 2017-10-14 00:33: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茨维塔耶娃十四行
作者: 王子俊 2017年03月27日

“经历了整整一百年啊
我才最终迎来了你!”
           ──茨维塔耶娃

“整整一百年啊……”,你失口
叫出对自己全部的高傲和预言。
我们听见你自在和神形的金唇
象上天派来的夜莺,在卡卢加山岗礼赞。

活着!你得饱偿战争、饥饿和厄运的
艾蒿。只有命运把永恒的木钩为你拧紧。
为了爱,保留下去
就必须高傲地去死吗?茨维塔耶娃?!

生命,在无名的尘埃下止步。
当所有你爱的人,都先后穿过四条道路
向你安身的花楸果树聚集。
而去死!如果从此能换取爱

那就以高傲的姿态死去吧
如果作为回报的是安魂或不朽!

点评

这是一首给茨维塔耶娃的献诗,所引的诗句来自茨维塔耶娃那首著名的《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苏杭译文),该诗写于1919年,距今将近100年,茨维塔耶娃在“饱尝了战争、饥饿和厄运的艾蒿”以及政治的翻云覆雨之后,已经获得了不朽,而这首献诗写于此时,似乎正是茨维塔耶娃所呼唤的“你”的应答。而且,与茨维塔耶娃那首诗相似,此诗的声音也是高亢而激切的。值得注意的是,诗的第三行用了“我们”而不是“我”,表明作者的一种认识:尽管茨维塔耶娃的诗诉诸于个体的读者(“你”),但喜爱她的后世读者已构成了一个为数众多的群体。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茨维塔耶娃其诗其人很鲜明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整首诗是由“高傲”、“爱”、“死”这三个词(均各自出现了三次)确定了它的音调和意义结构的。三个词的交替出现和不断回旋,也使这首诗呈现出一种乐曲式的构造。而这三个词,也的确抓住了茨维塔耶娃诗歌与生命的内核,至少是这个内核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它的揭示,在这首短诗中也不乏层次,例如“死”,围绕着它,一方面是与“高傲”、“爱”组成的三维关系,另一方面是与“活着”和“命运”之间的对抗冲突,熟悉茨维塔耶娃人生经历的读者必然会从中唤起非常生动的阅读记忆,并由此形成共鸣。

作为一首十四行诗,相比意义“转”、“合”的后半部分,这首诗的“起”“承”两节更加出色,尤其第一节,形式上也有种对话性的古典气息,“失口”一词最为精彩。

特邀点评:冷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