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作家网>>原创>>小说
牧人谷(2)
2017年03月23日10: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LeilaSune
早冬的鱼米之乡宁静温柔,裘亦山却依旧醒得格外的早,这是他在军队里形成的习惯,他飞快地将被褥折成最简约的形状,呷了口米酒,赤着上身到院中打了一套拳,汗出透了,濯洗了一番,方才穿上衣服,到前厅来。
裘老夫人也醒得格外早,在院里里溜达,不是为别的,只是心里的事情放不下,干着急。亦山体弱多病的原配裴氏过世已三年有余,亦山已经三十三岁,仍然膝下无子,整日在外剿匪、平叛,那些打打杀杀的光是想想就叫人心惊,万一哪天有个三长两短,这根独苗岂不是绝了后,老头子死得早,绝不能让裘家的香火断在自己的手里!因此裘老夫人一收到信说亦山回家探亲,立刻开始着手准备,托四里八乡的媒婆为其介绍。裘家虽不是本地籍贯,但裘老太爷当年率军驻守此地,早已留下英名在外,亦山也从小正直孝顺,颇得邻里喜爱,因此毫不费力,昨日亦山到家时,她手上已经有个不短的名单了。
“娘亲起的这么早。”
回头一看,亦山正微笑着看着自己,脸上依稀仍是少年那副乖巧的模样。
“上了年纪,每天都睡不了多一会儿。”
“这样哪行,还是要多休息。”亦山扶她在院中坐下。“中午饭后打个盹也好。”
“你要是早了却我的心事,我就睡得好了。”
亦山笑而不答。
“都督,皇上的圣旨,今天能到吗?”书童闻忠良从门口进来,一脸的喜气洋洋。
“什么圣旨?”裘老夫人问。
“老夫人,您还不知道啊,都督平乱有功,蔡将军已经上报皇上,皇上要到家里来宣旨,给都督升官呢。”
“嗐,升了更大的官,就得跑更远的路去打仗,不着家,我不喜欢。”老夫人口里这么说,脸上的表情却还是很喜悦的,毕竟儿子长江后浪推前浪,军功更胜父亲,也是家里的骄傲。
亦山看着老娘口不对心的样子,只是宽容的笑笑,并不答话,生怕话题又引回之前那个。
“忠良啊,你到我房里,把我桌上那个册子给我拿来。”
忠良答应着就去了。亦山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册子拿来了,里面是一张张名帖。“亦山,坐这。”裘老夫人指指自己身边的石凳。
裘亦山只好坐下。
“你看看,这些都是附近大户人家的闺女,娘全都打听过了,她们各个都贤良淑德,人品端正,其中有几个懂书画的,还有几个,长得还挺漂亮,你看看有没有中意的?”
裘亦山接过来,看似认真的翻翻。知州书院管事的女儿,举人的孙女,知名文仕的侄女,乡绅的妹妹……不得不说,都是当地有文有墨的大户,真是花了裘老夫人很多心思,她深知儿子就喜爱过世的裴氏懂得诗情画作,所以没有文化的早已统统刨除在外,只剩下这个精选名单。
可是,裘亦山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
“娘,你看你,我刚回家,就给我这么大一沓子名册,我哪儿看得过来啊,这事儿不着急……”
“你不着急我着急!”老夫人嗔怪的说。
“我忽然想起来,昨天回来晚,我还没去看闻大妈,我先去看看她。这个名册你先拿着,我回来再慢慢看。忠良,走。”说罢一溜烟儿就跑了。
只剩下裘老夫人在后面喊:“还没吃饭哪!”
闻大妈是书童闻忠良的母亲,也是裘亦山儿时的奶娘,他每次回来,一定会先去看看她。
“都督,你不吃早饭啊?”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难道没看出来,我娘这是要吃我!今天街上怎么这么早就这么多人啊。”
“今天立冬,有庙会。要不咱俩就在庙会里逛逛,吃点小吃,再去看我娘吧,很久没吃余记的米浆和栾记的包子了,都想死我了。”
裘亦山嘿嘿一乐,“你小子!也行,顺便给你娘也买点回去。”
两人就挤进了人群。
立冬的庙会在本地算是大庙会,曲艺杂耍、摆摊说书、各地小吃、精巧玩意儿……什么都有,两个人东吃吃西看看,又买点东西,竟逛了一上午,走到了庙会的尽头。
“都督,你看前面围的那群人是干嘛的?”
“走,过去看看热闹。”
拨开人群,竟是有个姑娘在卖身葬父,披一身麻衣,哭得梨花带雨。
“小姑娘,你多大了?”问话的男人蹲在她眼前,一身肥肉,像只蛤蟆。
“十七岁。求大爷行行好,帮我给我爹置办一套棺椁,我们老家遭了灾,是外地来逃难的,无家可归,你帮我这次,我一辈子都做牛做马报答您。”
“十七岁,正是好年纪。”胖子捉起姑娘的手,握住摸了摸。“看在你一片孝心,你就跟我走吧,我让人安葬你爹……”
“放开她!”一个凌厉的女声响起。
众人回头一看,竟是一位小姐,披着白色的斗篷,暖暖的兔毛儿边儿拢着清秀的脸庞。“姑娘,我给你三百两,你到我家里来做婢女吧,我帮你安葬你爹,每月还有工钱。”说罢就来扶这小姑娘。
胖子非常不满意的打开她的手。
“你怎么动手动脚的?”小姐的婢女在旁边喝止。
胖子站起来,轻蔑的笑了。“哎哟,真对不住,我忘了,黄小姐的手冰清玉洁,摸不得。”
周围有些听懂了的,窃笑起来。
黄小姐也涨红了脸。
胖子却不再理她,伸出胖胖的四根指头,“小姑娘,我给你四百两,你来我家……”
“六百两!”黄小姐果断开价。“穆少爷家的婢女还不够多吗?”
胖子围着黄小姐转了个圈,“我家是有不少婢女,但始终少个能暖床的,黄小姐也感兴趣想试一试?”
黄小姐杏眼一翻,白了他一眼,没有搭腔。
胖子又对着姑娘伸出手:“八百两。”
黄小姐又要开口,婢女扯扯她的袖口:“小姐,咱们没带那么多钱,只有七百两。”
胖子在小姑娘的下巴上摸了一把,“看来,黄小姐不乐意帮我,只好你来了。”
“住,住手!”一个有点怯懦的声音响起。
裘亦山吃惊的看了一眼身边瘦小的闻忠良,只见他一个箭步冲到黄小姐面前,“小姐,我不愿看这姑娘受委屈,但我没那么多钱,你,你要是不嫌弃,我这四百两的银票给你,你一共一千一百两,应该可以带她回家了,求,求你好好待她。”四百两是闻忠良一年攒下的军饷!
“忠良你疯了!”裘亦山站出来想要制止他。
“你,你别管我,我娘当时带着年幼的我卖身葬夫,就是裘老夫人救了我们娘俩,我,我理解这位姑娘的感受。”忠良的声音虽然在颤抖,但意志却是坚定不移的。
胖子被忽略了半天,勃然大怒,“去你的!磕磕巴巴磨磨唧唧的,哪还有凑份子买人的!”
裘亦山瞪了他一眼:“做买卖价高者得,谁规定不能凑份子了。”
“混账,你知道我是谁吗?我二大爷是本地知府!”
“你才混账!瞎了你的狗眼!你知道我家爷是谁吗?”忠良冲过来站在裘亦山身前,“我家爷是六郡骑军都督!”当时的六郡都督,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军区副军长,知府,就相当于一个市长,严格说起来,没有可比性,但战乱年代,满朝野都是重武轻文,谁都知道,军队的人惹不起。(我瞎编的……)
胖子没动静了。
裘亦山皱着眉想了想,回头对黄小姐点了点头。“我兄弟的心意我懂,如果小姐不嫌弃,就收下吧,也算是积德行善。”
黄小姐低头看看已经听傻了的小姑娘:“这样吧,九百两,行吗?”小姑娘点点头。黄小姐又看看胖子:“穆少爷觉得呢?”
胖子丧气得挥挥手就走了。
黄小姐从婢女手接过七张银票,又从忠良手中拿过两张银票,合在一起,蹲下递给小姑娘:“你先去找个地方安葬你爹,等过了烧头七,再到云鹤绸庄的后门,找管家就行,我会跟他说的。”
小姑娘激动地给黄小姐、裘亦山和闻忠良不住地磕头:“几位的大恩大德,小薇没齿难忘,到了府上一定努力干活,做牛做马,心甘情愿……”
黄小姐把她扶起来:“没事的,快去吧。”回头对裘亦山二人作了个揖:“多谢二位军爷出手相助,敢问这位少年家住哪里,稍后定将二百两银票奉还。”
忠良急忙摆手:“不必不必。”
裘亦山一捅他:“他住东门街巷子口,刘家。”
黄小姐又告了个礼,带着婢女走开了。
“云鹤绸庄?”裘亦山和闻忠良边走边叨咕。“云鹤绸庄是本地大户啊,每年都直接给皇宫进贡的,怎么那位黄小姐被流氓调戏,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难道这里边儿,还有什么黑历史?”
“我觉得她挺面善的,还有侠义心肠,是个好人。”忠良乐呵呵地还是那么没心没肺。
“话说你小子,今天此番英雄救美,让我很刮目相看啊!”
“哪有……”忠良挠挠头。
裘亦山点点他的鼻子。“你手无缚鸡之力,胆儿还挺大,那胖子要揍你,你怎么办?”
“他不敢揍我,这不,你在那儿呢么,你还能看着我挨揍不管啊。”
“嘿——感情让我替你挨揍啊。”
“他,他就是一小流氓儿,他不敢跟你动手,你看一提你的名号,他就溜溜儿的了。”
“去你的,下回我就看着你挨揍,人要问我,我就说我不认识你!”
忠良还是笑得憨憨的:“你不会的。”
两人有说有笑的到了闻家。
晚上回了家,裘亦山一进门就觉得气氛不大对。裘老夫人正坐在院子里,等着他呢。
“娘,天晚了,你咋坐在这儿,多冷啊,快进屋。”
“你还知道有我这个娘!”
这罪名可大了。裘亦山看看老娘的脸色,不像是小事情。“发生什么事了?”
“我问你,你怎么会跟云鹤绸庄的黄小姐扯上关系?”
“没,没关系啊。”
“那她为什么派人送来二百两银票?”
感情给她个假地址,她竟寻到这里来了。
“哦,真没关系,我们今天在庙会遇见,她帮助一个卖身葬父的姑娘,钱不够,忠良掏出二百两银票给她,又不想让她还,就报了个假地址,谁知道,怎么找到这儿来了……”越说声音越小。
“我告诉你,你相中谁家的姑娘都行,最重要是本本分分,这个黄小姐,绝对不行!以后绝不许再跟她来往!”
“为啥呀?”
“坊间流传,这个黄小姐,去年生过一个没爹的儿子,被黄家送人了。”
“哎呀娘,这种子虚乌有的事儿,别道听途说,多毁人家姑娘清白啊。”
“苍蝇还不叮没缝儿的鸡蛋呢!总之,不许你们来往!趁早给我断了这个念想!”
“是,一定,一定,你别生气。这钱我明天就给忠良送过去。”裘亦山开始给老娘捶背,裘老夫人就不再说话了。
第二天一清早,还没出门,圣旨到了。知府带着京城的人来传旨。
裘亦山扶着裘老夫人,带着一家老小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裘将亦山,解衍水之乱,救百姓于水火,军功卓著,品格忠良,朕心甚慰。卿才不可没,当为国更做建树,为朕分忧,特调莽城守将,绶奉九郡镇武大将军,冬月到任。钦此——”
“吾皇万岁万万岁。”裘亦山双手举过头顶领旨。
传旨的人走了,裘老夫人差点没哭晕过去……莽城,丘廖边界的第三关,也是北境最重要的关卡,不仅有藩王驻守,真正享有最大军权的,就是九郡大将军衔。
“娘,你别担心,廖加质子还在京城关着呢,莽城打不起来,不会有事儿的。”
裘老夫人却只是一直哭。
没想到下午一波又起,前后来了几个媒婆,把自家姑娘的名帖全都拿回去了,理由不外乎“我家小姐从小体弱多病,怕受不了边关苦寒,父母心疼”之类。
裘老夫人更哭了。
虽然大将军的老婆暂时是娶不上了,不过本地出了个这么大的官,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区军长,当地府衙还是要大办宴席,恭喜一番的,再联络一些本地的大户人家同席,忽悠几句,给本地出点儿军饷,拥军拥属。被邀请的第一家就是云鹤绸庄,为什么?因为惹了知府大人的侄子呗。所以,就出点血吧,而且还要比别家出得多一些。好在黄家做事明理,并不在意。黄家当天出席宴会的,是黄小姐的大哥黄兆川——黄老太爷已驾鹤西游,如今正是黄兆川当家。他听了知府大人的需求,非但没有不高兴,还多加了三成,知府大人笑都合不拢口,哪还有异议。
待宴席散了,裘亦山撵上黄兆川的脚步。“兆川兄慢走。”
“啊,裘将军。”
“兆川兄叫我亦山就行。说起来真是对不住,因为之前一些旁的事,害得府上这次破费了不少。”
黄兆川微微一笑。“裘将军说的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我这个妹子,从小被爹娘惯坏了,性子耿直冲动,也给将军的手下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都是为了帮人嘛。”
“看来将军也是个性情中人,哈哈哈。”
两人边走边聊,裘亦山发现,黄兆川这个商贾,走南闯北,见识广阔,对上至时政科技,下至民俗疾苦,都有涉猎,甚至颇有见地,而且他言辞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文采卓著,就越发与他聊得来。
走到绸庄门口,两人告别。黄兆川一拱手:“刚才听闻将军还有一月假期,小人是真的想与将军交这个朋友,如不嫌弃,改日到我府上一叙。我这个人,从小为家里办事,没有机会从军,特别羡慕你们这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英雄好汉。加上今天跟将军聊这一路,觉得痛快,不隔心!还请将军一定要赏脸。”
裘亦山拱手哈哈一笑,“那就叨扰了。”
不日绸庄帖到,裘亦山登门拜访。黄兆川让妹妹做了几个拿手小菜,三人月下共酌。黄樱不甚讲话,倒是礼数周全,温文尔雅。席间黄兆川离席片刻,下人也不再身边。
借着几分酒意,裘亦山仔细端详黄樱,越发觉得好看。他略作思忖,决定放手一试。
“黄小姐,似乎不大开心。”
黄樱听见,略有些惊讶,但很快就隐藏了起来。“没有啊,将军多心了。”
“小姐有所不知,我原配裴氏,已于三年前病逝,至今尚无子嗣。那日在街边偶遇,我对小姐一见倾心,为小姐的侠肝义胆所折服。我知道,我们认识时日尚短,小姐还不了解我,我也未能全然了解小姐。只是,裘某看着小姐在这里生活不开心,觉得为小姐难过。”裘亦山早先与裴氏感情很好,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感受如何,想要什么。
黄樱却似乎对他的直率并不动心:“小女子出身商贾之家,蒙将军错爱,自是十分荣幸,可出身低微,怕玷污了将军的英名。”
“名声是身外之物,与身边人相知相惜才是最宝贵的。”
黄樱看他一眼,答道:“将军醉了,怕是这明月勾起将军思念嫂夫人。”
裘亦山以退为进:“倘若黄小姐不嫌弃,待我到莽城安顿好,黄小姐来走走看看,我来招待黄小姐。”之前的聊天中,他已经知道黄家二爷常年驻守京城,家里生意交通全要靠黄兆川和黄樱兄妹四处奔走,因此黄樱也天南海北走过很多地方。
黄樱知道劝阻不了裘亦山,想了想,回答道:“请将军容我想想。”
裘亦山回答:“我当然会尊重小姐的决定。”便不再追问下去了。
黄兆川已然回来,听二人的对话,停步在门口,待他们说完才走出来,继续与裘亦山聊起旁的事情。
冬月里裘亦山赴任莽城后,黄兆川从京城和边境收到飞鸽传书,紧紧握在手里,飞步来到黄樱的房中给她看。
“妹妹,我知道,你还有所顾虑,但是廖加质子仍然困在尹阳,毫无起色,廖加境内老王已经垂垂暮已,万一哪天质子的哥哥登基为王,质子只有死路一条。我倒觉得,裘将军为人可靠,心胸宽阔,值得托付终身,你要不要去莽城走一走?不过,哥哥不逼你,你什么都不用想,就当去散心,给自己一个机会;如果你去看了,真的觉得在那里生活不会快活,尽管回来就是。”
黄樱何尝不知道哥哥的良苦用心,但也思虑莽城是丘廖边境,万一战事骤起,便会引发裘亦山与查楚克之间的战争,因此很难做决定。黄兆川之后又劝了几次,裘亦山也时常来信问候。次年入春,莽城冰雪消融,万物竞生,她终于踏上了北上之旅。
到了莽城,裘亦山的态度依然是十分尊重,照料有加。虽然他并没有问,但黄樱思虑再三,决定违背哥哥的建议。这日她与裘亦山到乡间郊游,便牵上了心爱的汗血宝马。
多年在马为伴的裘亦山是明眼人,看到这匹枣色的异域尤物,不禁十分赞叹。
黄樱便问:“裘将军可知道,这匹马是我如何得来的。”之后,便娓娓道尽自己与查楚克的过往。“我知道世道纷乱,丘廖两国随时会变成敌人,为不想将军为难,只好据实告知,请将军心中有数。”说罢就转身走在了前头。
裘亦山虽然确实并不介意黄樱的过往,但也深知此事牵涉外交,非同小可,既怜惜她独自背负此事多年,忍受骨肉分离之苦,又感激她诚实坦荡,毫不隐瞒。他跟在黄樱的马后,默默走了一会儿,下定决心,喊住了黄樱:“黄小姐。”
黄樱停住脚步,回头看他。
“黄小姐独自背负这些事这些年,委实辛苦了,只要小姐愿意,今后,我愿与小姐同力承担。”
时至夏末,黄樱终于获得裘老夫人的准许,风风光光嫁入裘府,礼成,陪伴裘亦山到了莽城,从此再未回过云鹤。转年七月,喜报回到云鹤,裘将军夫人生女,取名裘筱绫。
黄樱的陪嫁丫鬟黄薇,就是当日街上救得那个卖身葬父的女孩,三月后由主母做主,嫁予裘亦山的书童闻忠良。又过年十月,闻妻黄氏亦生女,取名闻筱罗。
简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