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7|回复: 0

教师集体进香,拜的是分数

发表于 2010-5-20 11:37: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武汉市新洲一所初中学校组织30余名毕业班老师去禅寺敬香拜文殊菩萨,带队的副校长说,此举是“为了加强凝聚力”,并称每年如此,“这已经是常规工作”。

  组织毕业班班主任敬香竟成了“常规工作”,乍听之下,令人错愕莫名。

  封建时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前,肯定要先拜文庙,希望孔夫子保佑自己中举,从而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目标。表面上是拜孔子,实际上是拜“官”。那么这些老师焚香叩拜时心中在祈求什么呢?我想肯定是“分”。分数是他们膜拜的真正的“神”。得了好分数,教师才有尊严,学校才有地位,也才有利益可以瓜分。那位副校长说的“凝聚力”,大概就是指分数利益共同体的合作力吧。

  俗话说得好,“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想抱佛脚的肯定是有急事相求的。30多位老师,凌晨3时即从学校出发,冒着冷雨去烧香,这般主动创造艰难困苦的条件,无非是想表明自己的虔诚,从而收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功效。无利不起早,看来在他们眼里,菩萨大概也是见利眼开的,也是容易蒙骗的。

  由此我也似乎想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不去孔庙祭拜,而选择佛堂跪求。孔子关注的是具体的人生经验,“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强调个人的内省,即“求诸己”。而当一个学校对分数的追求到了失去理性的时候,它不甘心孔子的那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消极无为,它要祈求一种超验的法力,想以向神佛“行贿”的手段,得到现实的利益或至少心理的平衡。

  只是不知那些老师手里举的那一炷炷香价格几何,更不知学校是以什么名义报销这笔进香款的。该不会是“公关费”吧,人与菩萨交际所花的费用。按照世俗信仰认可的潜规则,佛收了钱就该保佑学校中考成绩突出,收获喜人的分数了。如此,毕业班的老师虽辛苦也能得到心里的安慰了。

  信春哥、拜曾哥的无厘头调侃,足可看出现在很多人缺乏真正的信仰。应试教育的囚徒困境,确实窒息了不少老师对真善美的信仰,当分数成了膜拜的对象,寺院也就成了一些学校的心理诊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