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作家网>>原创>>小说
情定梅花簪
2017年03月14日11:12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珍珍
江北,有个叫梅香渡的村子,每逢腊月,村口满树枝梅便开得清逸幽雅。
村庄里有个叫阿梅的姑娘,是乡亲们公认的美女,娇瘦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瓜子脸、杏仁眼,还长有一双巧手,做得一手好家务,村里的媒婆常常光顾她的家门,给她介绍了许多家境富裕的男子做对象,但都被她一一拒绝了,为此,阿梅的父母在家没少责骂她。
其实在阿梅的心里早已装了一个人,只是没勇气向家人坦白。他叫阿牛,和阿梅是异姓同村,人很老实,能干,只是自小就没了爹娘,由奶奶一人把他拉扯大,家里一直住的是爷爷生前盖的那间土坯房,正因为家里贫穷,人都二十好几了也没个媳妇儿,媒婆们也从未登过他的家门。
阿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只要一喊他,他便毫不犹豫地前去帮忙。村里的老槐树下有口井,也是全村唯一的吃水井,每天天不亮,阿牛便早早起床扛上扁担去井边打水,几乎每次打水时都能遇见阿梅,阿牛每次都主动地帮阿梅把水打好,再帮阿梅把水桶提到离她家不远的地方,然后两人依依不舍地分开,各自往自家方向走去,爱情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有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仅凭眼神交汇,就已能够心有灵犀。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的乡村里有这么一个俗话,二十岁出头的姑娘若是还未定亲,就算是大姑娘,大姑娘嫁人可挑不到好郎君。岁月不等人,眼看阿梅已二十好几了,前来给她说媒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可阿梅还是一副一辈子不出嫁的样子,她的父母心急如焚,老两口便暗自发愁、悄悄嘀咕:自古姑娘嫁人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若是依着这丫头的性子,等她出嫁时,那些家庭富裕男子恐怕早就娶妻生子喽!于是老两口在家特意炒了两个菜,请一见多识广的媒婆到家里来为阿梅参谋对象,阿梅见势头不对,便趁父母不注意,跑到阿牛家里向阿牛求救,阿牛思虑了一会儿,从靠土墙的那张矮木桌抽屉里拿出一把木簪,递到阿梅手中,这是他早已为阿梅打磨好的,簪子上还有他精心雕刻的两朵梅花。阿牛环顾四周,家里除了这把梅花簪,再也找不出任何像样的定情物了,阿梅用手揉推着簪子上的图案,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这对年轻的恋人相拥在一起。
第二天早上,阿牛手提着家里紧剩的粮食和昨天从邻居家借来的少量的鸡蛋,鼓起勇气走进阿梅家里,阿梅的爹斜眼瞄了阿牛一下说:“这大早起的,你到我家有事啊!我说这天不亮就听到树上的乌鸦一直呱呱呱的叫,就知道今天没好事儿。”阿牛红着脸说:“叔,我是来向您提亲的,我和阿梅……”还没等阿牛说完,阿梅的爹便已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你这穷酸小子,不撒泡尿瞅瞅自己的德性,从上到下一股穷酸气,你哪点能配上我们家阿梅,真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赶紧滚出去,别在晦气我们家。”阿梅躲到自己屋内偷听着这一切,本一颗悬着的心,此时绷的更紧了,听到父亲要赶阿牛出门,自己连忙从屋里跑出来拦父亲,却被父亲一巴掌打到脸上,并向她怒吼道:“想嫁给他,没门,除非我死了!”,阿梅的爹把阿牛赶出了门,一转身,看到阿牛刚才放在院子里地上的少许粮食和鸡蛋,提起来快步走到门口,打开门冲着阿牛喊到:“把你的东西带走!”门外,阿牛的心如同被刀割般疼痛,门内,阿梅更是哭得伤心欲绝。此时的两人虽只隔了一道门,但如同隔着千山万水,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阿牛去广州了,走的同时,他托人转交给阿梅一封信,信中写着歪歪扭扭的两行字“阿梅,我要去广州了,等我回来,我们过好日子!”阿梅用手绢轻轻地把信和那心爱的梅花簪包裹在一起,藏在了只有她自己能找到的地方。
一年,两年,五年过去了,阿梅渐渐逝去了少女般容颜,变得成熟了许多,在这五年里阿梅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强,面对村里人背后对她的指指点点,她装聋作哑,面对父母对她的质问和责骂,她默语承受,她知道就连她的亲二婶也在背后嘲笑她,称她为“老姑娘”。虽然在阿牛走后,在她父母有意的安排下,还是有媒婆给她介绍对象,但她依然拒绝,阿梅坚信,她的阿牛哥一定会回来娶她。
这五年里,方圆几个村,凡是有从外地打工回家的人,不管这些人之前认不认得阿牛,也不管这些人是从哪个城市打工归来,阿梅都前去打听有没有阿牛的消息,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腊月,长江以北的地区天气异常寒冷,快要过年了,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陆续返乡,阿梅向往年一样借着去镇子上卖绣花鞋垫的时间,瞒着爹娘去从外地归来的人那里打听是否有阿牛的消息。
阿梅这次探问的这个人听说是之前在广州打工,于是一大早,阿梅便从家里出发,径直向事先打听好的路线赶去,十几里路程,可是这次得到的结果又令阿梅失望了。
中午时分,阿梅赶回到自己村口,忽然听到有人喊她名字,阿梅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母亲,心想:以前我从镇上回来时,娘从未在村口接过我,难道我爹知道了我去别人家打听阿牛哥的消息?阿梅把脚步放慢了些,这时只见阿梅的娘兴冲冲地向阿梅快步走来,一把拉住阿梅的手说:“妮儿啊!快回家,你爹在家等你老半天了!”阿梅听后更是一头雾水,快到家时,看见一群人熙熙攘攘地围在她家门前,阿梅走近一看,一辆只在县城偶尔才见过的黑色小轿车停在她家门口,人群中,阿梅的二婶眼明嘴快,看见阿梅到来,咧开嘴笑着冲门内大声喊到:“俺阿梅妮儿回来了!”随后大伙儿挤攘着跟在阿梅身后面进了院子,阿梅的爹看见阿梅后,更是欣喜,笑眯眯地对阿梅说:“妮儿啊!咱家来贵人啦!”阿梅足足有六年未见爹对她如此亲切了,顺着爹欢喜的眼神望去,只见对面村长身边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颇为有范儿,是阿牛,阿牛回来了!阿梅的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阿牛走到阿梅面前,握住阿梅的手说:“阿梅,对不起,让你等我这么久,我这次回来是向你兑现我的诺言,今后我定会给你幸福,不让你受任何委屈!”阿梅的爹在一旁听得喜笑颜开,扯高嗓门夸耀着:“你看这小两口站在一起多般配,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转身又把阿梅的娘叫到一旁压低声音说:“刚才你出去接阿梅了,有个重要事情还不知道吧,听村长说,阿牛在广州做的可是大买卖,这次回来不仅要为村里出钱修路,还捐钱在村里建学校,这找上门的好女婿可不能让他跑了!”而后诡笑着对阿梅的娘使一眼色,说:“去,把咱们家那只母鸡炖了,再炒几个菜,趁着今天村长、村支书们都在这儿,我们把阿梅的婚给定了。”“好嘞!”阿梅的娘同样也是心里乐开了花,转身快步跑向厨房,又炸又煮,满街都能闻到肉香味儿。
阿梅取出珍藏已久的梅花簪,瞅着那两朵小梅花,哭了又笑,阿牛知道阿梅不止是喜爱梅花,更重爱惜情,他在村长耳边悄声说了几句,只见村长沉思片刻,即兴诗来:“正值一度梅花开,暗香拂送好运来,腊月大吉多良辰,明朝便可把堂拜。”“哈哈哈……”
次日,村长主持,乐曲欢奏,鞭炮翠声,阿牛终于把阿梅迎娶过门,喜结良缘,并在村口的梅花树前深情留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