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3|回复: 0

我们的小人书因何衰落

发表于 2017-10-15 07:48: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羊城晚报



  金城 现任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同时兼任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教指委委员。



  文/金城

  8月初应人美总社《连环画报》之邀,赴京参加一个全国连环画评奖,据说是自1991年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之后,连环画界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一次聚会,见到许多老朋友——真的是“老朋友”哦,30余位评委的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其中不乏胡博宗、陈玉先、沈尧伊、赵华胜、詹忠效等中国连坛闪闪发光的名字。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拥有着中国最庞大的读者群,男女老少通吃,在上世纪50-80年代引领大众阅读与消遣,一时风光无两。1983年我以一部发表在《连环画报》上的《明姑娘》出道,20出头春风得意,正准备为连环画事业奋斗终生的时候,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连环画盛极而衰,从波峰跌入浪底。

  以《明姑娘》为封面的《连环画报》

  从此我成了无业“盲流”。1985年年底,一个寒冷的日子,收到来自一家我熟悉的出版社信函,以为是新作出版了,却被告知,由我创作的《佩剑将军》上中下册已经印刷成书,奈何图书发不出去,不得不转投印厂打成纸浆……呜呼,我的心血,呜呼,我的事业,全完了。

  回首往事,不胜唏嘘。中国连环画事业之辉煌,几乎与日本、美国和欧洲同步,而发行量却是他国不可比肩,发行百万平平常常,丁斌曾与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曾创下2700万套发行奇迹,这在不存在“市场经济”概念、没有“文化产业”思维的彼时,简直不可想象,每每提起无不令人匪夷所思。

  《铁道游击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连环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许多人怪罪于动漫,认为其根源是日本漫画的冲击。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应该说,其与电视机的日益普及,大众文娱消费渐趋多元有关,与日漫通过地下盗版渠道进入校园、俘获了部分青少年的心有关,然而最为关键的却是:

  自1979改革开放到1984这5年间,连环画成为出版领域的香饽饽,“印连等同于印钱”,各家出版社纷纷开动印刷机器大干快上,连农业社、林业社、水利社也不客气,不顾及专业分工以及自身短板,拼命抢滩连环画市场,由此导致大量题材撞车、一些作者见利忘义拼命“注水”,酿成大批“跑马书”荒唐入市,一夜之间读者厌倦,新华书店退货,最终多米诺效应显现,一个庞大的巨人轰然之间倒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前夜。

  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

  未来,连环画能否重新绽放姿彩?这是本次北京评审会上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