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我
作者: 沙克 2017年01月23日
树上长出土
树上长出河
你们言必批评习惯思维
却惊疑、害怕、回避、否定这棵树的存在
我的身上长出书籍和文明
我的身上长出排斥一切同质的虎毒
你们言必批评万人一面的模仿
却不赶紧拜服这个身体
如果当下有一首唱不了的歌
唱了就不会停息的歌
那是因了我的存在
我天生不会讨巧
与一片面包一双乳房的差距那么大
与一个家庭、单位、省市和中国差距那么大
与人精、魔王和沸腾的朝代
差距那么大,反之亦然
你们与我差距那么大那么不般配
我的身上长着创世之器、之乐、之委屈
我没有了
鞋子给你们穿,思想奉送给东方
西方的形象前来做殉葬
我早就没有了
用生与死的两世来暗藏温情、柔软和无争
树上长出溶洞
洞里蕴藏六天的海洋、云霄、山
借神的平凡活在当下
在你们面前
“
点评
这首诗题为“我”,在理解上却可以是双重的,一种把“我”等同于诗人塑造出的,也得到诗人认同的“自我形象”,另一种是把“我”对象化为一个角色,即诗人所刻画的,把自己想象成为的某个“自我形象”。以前一个“我”的方式读这首诗,你大概会读出一个自大、激烈、谵妄的人,而以后一种方式读,这个“我”或是另一种人,或是另一种物。根据第一节的两个并列的段落,读者还可以猜想,也许“我”指的就是“树”。这样,这首诗的主题就变了。把“我”理解为人,与理解为“树”,则是这首诗可能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向度。
当然,第一节中的“树”的部分也可能是诗人运用起兴的手法,它与“我”的关系是一种类比性质的。树和我身上能长出的事物乃是自然与文明的并举。不过,诗的最后一节,又好像将树和我融合了,我与树一样,“借神的平凡活在当下/在你们面前”。
用这么多篇幅来猜测“我”是谁,不是想说明这首诗有多玄妙,反倒是想表明我认为这首诗稍微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关于“我”的一切还是略显抽象。换句话说,诗人的意图或许是想表达一个狂放、独特、负载了无限意义的“我”(不管是人还是树),但是,因为诗的内部构成既非明朗、单纯的,也非绵密、清晰的,因此,通读下来,给人的感受是某种程度上稍有故作惊人语之嫌。尽管如此,此诗也算得上有趣。
特邀点评:周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