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群山之邀
作者: 吴盐 2017年01月17日
谜底般揭开的,是你的体内
岩石承担着帝王的气候
群山迎风奔来,让你回答这静止的山水。
梦流着血,生铁冰封的村庄
石桥倚着石碑,电饭煲从云中取火
手机的取景框摄不出这一切
你看见群山向天空兜售着绝望
小兽奔向希望小学
寂寥的语文课堂,照相没有颜色
你心有囚室的沉默,生和死作为一个名词
这个世界终将失去,在哪里重现
他们所说的光明景象,在哪里印证
你曾从这走过,接受故地的邀请
空气并拢的双手,缓缓地
从群山捧出未来婆娑的倒影。
2016.12.13上海七宝
点评
群山,在诗人看来,既有传统意义的存在、现代意味的存在,还有历识意识的存在、当下形态的存在。《群山之邀》这首诗正是在这多重意义中捕捉群山的“存在感”。有意思的是,诗人在捕捉这一系列群山“存在感”过程中,没有刻板的去划清那些多重意义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而是将“群山”多重意义的“交叉性”给予完整的、多层次的体现出来。比如,“群山迎风奔来,让你回答这静止的山水。/梦流着血,生铁冰封的村庄/石桥倚着石碑,电饭煲从云中取火”。在这里,群山“迎风奔来”是传统意义的山,“生铁冰封的村庄/石桥倚着石碑”是历识意识的山,它们都是并列的“线性呈现”没有交叉,而“电饭煲从云中取火”就出现“传统意义”中的现代意味,也就是云电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属性,而电饭煲的夸张“取火”,就把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意味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样,“手机的取景框摄不出这一切/你看见群山向天空兜售着绝望/小兽奔向希望小学/寂寥的语文课堂,照相没有颜”就更完整的把“群山”的多重意义交织在一起。由此可以推断,诗人就是想借“群山”给人多重意义的领悟,即不但要理解过去(传统、历史)的过去性,还要理解过去(传统、历史)的现在性和未知性,这样才能最敏锐的意识到自身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与当下的关系。所以才有“你曾从这走过,接受故地的邀请/空气并拢的双手,缓缓地/从群山捧出未来婆娑的倒影”的精彩程度。
特邀点评:卢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