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在上海申报馆旧址
作者: 刘频 2017年01月10日
在上海申报馆旧址,一楼
是改造成的现代茶餐厅
我落座在一个偏角位置,像电影里
的地下党,等待着一个接头的上线
我在穿越世纪画面的等待里
捋一捋被外滩的风吹乱的头发
我甚至想像着一声破空的枪响
猝然染红明早的沪上报头
但上世纪四十年代戴礼帽的那人
他不会来了。我也没看见义愤的记者
在老式的版面里进进出出
我只是一个外省旅游者,随意逛到这里
我只是饿了,装成一个有身份的人
保持着对美食的耐心和矜持。在东张西望里
我甚至异想天开偶遇一场上海滩式的爱情
我看见一个个嬉笑的食客
像一条条金鱼,穿透茶餐厅的玻璃门
邻座的一对时尚小阿拉,你侬我侬
时而夹杂一两句低声的争吵
我想,如果他俩是当年伪装情侣的特务
那也好,让我在饥饿中保持着一种警惕
但他们不是
他们在谈论着房子,股市,旅游,婚期
当服务生俯下身来递过菜单时
我点了一份西式套餐,再加一份《申报》
他抱歉地说,《申报》,确实没有
点评:
我个人偏爱这首诗,我甚至幻想我就是这首诗的作者。
我的确这么干过。大前年,我受命写一部电视剧,在上海的街头上彳亍,猎犬一般在搜寻当年的路径。我在《申报》报馆一带安排了咖啡馆,派遣了一对接应的小情侣,还安插了不少的巡捕和特务。在一个灯红酒绿的夜晚,我让帅哥周恩来走进咖啡馆,等待共产国际的代表前来。我还知道,民国十五年,上海交大招收了第一批女学员。也在那一年,《申报》刊登了一则启事,吁请读者来翻译一种美国饮料的名字。最终,时髦而恰切的“可口可乐”力拔头筹,并一直沿用至今,翻译家也搬走了那一笔奖金。——这应该是一部黑白影片。打开电视,这样的画面充斥屏幕,无波无澜,真的有一种审美疲劳。
但是,《在上海申报馆旧址》一诗,探讨的并不是一部戏里的起承转合,亦非编剧的煽风点火。旧址,旧地,旧时,旧日,一个醒目而尖锐的“旧”字,迅速掏出了诗人的内心,让他“在东张西望里”,在“异想天开”里,在“在饥饿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遥远的距离,一种格格不入,继而两手空空。
是的,诗人其实在究问着时间的吊诡与奥义,在探寻那一块魔法的幕布后的真相。这首诗素朴、简洁、安静,令人会然于心。“《申报》,确实没有”,因为时间收走了一切,时间才是真正的法王。我记得英国有一句谚语,用来形容这一种“旧”。谚语说:
“这就像一份昨天的报纸!”
特邀点评:叶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