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公祭日

发表于 2017-10-16 03:39: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公祭日
作者: 紫藤晴儿 2017年01月09日

疼痛滚落于每一个间歇,那些成为阴影的重量延续着今天的
底片。死去的名字刻进墙体
将以永恒的仪式来宣读着死难者的无辜
退后的血水以大地的名义来复读
深渊中的悲哀,惨绝人寰的楚痛

残暴成为这一日的沸点。死亡切割着弱者的
声带,而那些回旋的呼喊越过了死亡
越过了腐朽的沉淀

仍然是沉甸甸的亡灵压向活着的灵肉。这些用来祭奠的
黑体成为黑色的呼吸
更多罪行以一种真相将时光默默推移

2016-12-13
点评 

  时间是有切口的。或许,恰是有了这样的切口,诗歌和广大的艺术才有了存在的可能。因为在那些切口之下,藏着时间的幽微和玄机,也埋着历史的灰烬。谁敢说它们不会破土发芽,尤其在一个特定的日子,形销骨立,萧然眼前,令我们肃穆和抽心一疼?

  《公祭日》即是这样的作品。它用极短的篇幅,让“疼痛滚落于每一个间歇。”
  坦白讲,我读过不少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诗作,有悲怆呼号的,有振臂一呼的,有歃血为誓的,也有鲜花为祭的……,这是一个民族巨大的痛点,再怎么铺排,再怎么言说都不为过。我推想,在写下《公祭日》的这天,寒雨广洒,汽笛哀鸣,作者站在那一堵巨大的黑墙下,手指摩挲着那些貌似冷却下去的名字,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压力,一种“沉甸甸的亡灵压向活着的灵肉”的迫切感,包括一种质问。好了,借用村上春树的比喻说,那一堵黑墙下,其实是遍地破碎的鸡蛋,一地亡灵,满目香火。那些赵钱孙李,那些周吴郑王,因了“残暴成为这一日的沸点”,他们并不曾寂灭,他们的名字还在发烫,向人间“宣读着死难者的无辜”,喷吐着“黑色的呼吸”。——这是公祭日的应有之义,但作者迅速找见了那一个切口,指认说:“更多的罪行以一种真相将时光默默推移。”

  于是,在这里,这首诗完成了自己。有时候,在浩大的题材面前,一首诗的花落莲出,以及它的秘密突围,会显得如此艰难和不易。好在,诗歌便是对付它们的利器之一。


特邀点评:叶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