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回复: 0

梦的启示

发表于 2017-10-16 04:02: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作家网>>原创>>小说
梦的启示
2017年03月10日08:17 来源:中国作家网 姚家明

公元1748年初夏时节,时任商南知县的罗文思,于一黄昏时分叫了一名衙役出了衙门,向东而去。
盛夏将要来临,虽然天气炎热。好在有微风吹过,让人感觉神清气爽。罗文思当值了一整天,审理了几件偷盗案,腰酸背痛,此时正好出来散散心。
罗文思在前面走,衙役在后面跟着。衙役名叫李忠,长得眉清目秀,性格柔和,做事细致,深得罗文思喜爱。李忠知道罗知县有个喜好,喜欢边走边思考问题。因此他也不敢打搅罗知县,让知县大人在前面走着,他只在后面保持10米距离跟着,万一罗知县有何吩咐,他好立即前去听命。
罗文思,字睿,号勉夫,四川合江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考中进士。1745年任陕西白河县知县,1746年秋,又改任商南县知县。罗文思自小聪慧,学习勤奋,他是通过用功读书走上仕途之路的,第一站竟是白河县,这里自然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使他难以施展政治报负,通过找人疏通关系,他以为会到一个经济富庶,文化繁荣的地方任职,谁料朝廷又把他改放到商南县任知县。商南县是北魏时建县,但后来时有时无,直到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才正式建县,这是一个小区小县,异常贫困,虽经明清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这里人口仍然稀少。由于县内以南北移民为主,多方杂陈,文化、习性各自不同,民风彪悍,偷盗、杀人抢劫案件层出不穷。光维护地方治安就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回想他到了商南两年时间,他哪一天过上了轻松安稳的日子?夏天常有山洪爆发,他要带着衙役抗洪救灾;冬天大雪封山,不少贫困人家不是大雪压垮了房子,就是因冻馁而死,他得写奏折向朝廷要钱要梁。他本来爱好读书,喜欢舞文弄墨,可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哪有时间看书作文?这样下去何时才是个尽头?
罗文思边走边想着,心情时好时坏,真是宦海无边呀,他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末了,他只好安慰自己,自家才过而立之年,还年轻,暂且在商南待上几年,待有机会了他好到京城找找人,疏通疏通关系,好跳出这个苦焦的地方。
夏日天长,虽是酉时过了,太阳仍然没有落山,气温也没有降下来,让人感觉头昏脑涨,昏昏欲睡。

过了一座木桥,前面不远处便是东岗了。罗文思想到一个阴凉处歇歇脚,放眼望去,前面路边一棵大枣子树下正好有家酒肆。他听人说,这家酒肆卖的是自酿的包谷酒,味道醇正,他不如前去买一碗酒喝喝,好解解乏。于是便向身后招了招手。
衙役李忠见罗知县招手唤他,马上疾步走了上来,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罗文思道:“听说前边那家酒肆的酒不错,咱们前去买一碗喝喝,解解困。如何?”
李忠平时就好喝酒,听大人这样说,非常高兴,立即就屁颠屁颠往前跑。
罗文思说:“停下。”
李忠立即停下了,转身问罗文思:“大人,咋了?”
罗文思从身上掏出一两碎银,说:“这是酒钱,拿上。”
李忠笑笑说:“大人,小的身上有钱,喝点小酒,还用大人掏钱。”
罗文思说:“拿上,要不拿,你买的酒我可就不喝了。”
李忠这才不好意思地从罗文思手中接过一两碎银,到前边的酒肆里去买酒去了。
李忠憨厚实在,他知道大人年轻酒量大,平时因公务繁忙,大人难得放开酒量喝酒,今天赶好空闲,不如陪大人畅饮一回。他悄悄地从身上掏出一两银子,连同罗大人给的银子,共二两银子全给了酒肆的小二,让他做几个时鲜凉菜,再切一盘牛肉,打了一壶上好的包谷酒,让大人高兴高兴。
店主认得罗文思,见知县大人亲自光临他这小店,受宠若惊。他本不想收李忠的银子的,可是李忠给他使了眼色,小声说:“罗大人从不让人白吃白喝,你若不收,他便转身走人了。”
店主一听,便十分感激地收下银子,感叹地说:“真是一个好知县!”
店主一面吩咐小二收拾桌子,一面亲自动身,精心做了几个凉菜,切了一盘牛肉,盛了一碗好酒,亲自拿到桌子上。
店主本来要喊大人的,被李忠使眼色挡住了,店主只好讪笑地对李忠说:“请贵客慢用,喝完了再上。”
李忠说:“知道,你退下吧。”
店主正要转身,罗文思问道:“东家,你这店生意如何?”
店主为了让罗大人高兴,他说:“好着呢,好着呢。“
“一年能赚多少银两。”
“七、八两把。”
“你家几口人?”
“八口人。”
“不多嘛。”
“草民生活要求低,一年能赚七、八两银子,也知足了。”
罗文思说:“你可以把店面扩大一下,增加顾客,多销些酒肉,一年利润就大些。”
“多谢大人指教,小民一定照办。”
罗文思看到店主认出了他,说:“不要声张,我们小饮一会就走。”
店主说:“草民知道,知道了!”

在李忠眼里,知县大人是一个满腹才学、年轻有为的国家栋梁之才,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出官场上惯有的那一套阴奉阳违、见风使舵、欺上瞒下的为人做事之道,在罗大人身上,他反而处处感觉到他做事谨慎、为人诚恳的本色,而且他事事愿意为他人着想。因此,对罗大人,李忠总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的热爱。
罗大人今天主动让他买酒,他知道,罗大人心里一定不畅快,想喝酒了,他就要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好好让罗大人喝一场,以尽他这个衙役的本职。
酒菜上齐之后,李忠以一个下属的身份先敬了罗文思两杯酒。
李忠话说得很诚恳,酒杯的酒倒得也很满。当李忠把满满两杯酒举到眼前时,罗文思毫不迟疑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了。
李忠见大人喝得这么实在,一丝甜蜜和兴奋从心底花朵一般的盛开了。他立即将酒杯满上,然后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说:“大人,感谢您两年来对小人的栽培和信任,借此机会,小人斗胆与大人碰两杯酒,以表感恩之心。”
罗文思见李忠话说得如此诚恳,二话不说,端起两杯酒,与李忠碰了一下,一饮而尽。这个酒确实是好酒,绵长、醇正、劲道,酒一入口,感觉一股热劲从口而入,直达丹田,然后浑身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通泰和舒服。
作为一个衙役,李忠做得没二话,作为知县大人,罗文思心知肚明,而且今天,他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出来散心的,因此,他不能一直端着大人的架子,高高在上。这样,这酒就喝得毫无兴趣了。
李忠刚把空酒杯满上,罗文思便端起酒杯说:“李忠,你是商南本土人,我是外地人,感谢你这两年对我的支持和厚爱,咱们今天就不讲身份,不讲官位,放开喝就是,只要畅快就行。你看怎样?”
于是,这主仆二人便放开了喝酒,一会儿老虎杆子,一会儿划拳,一会儿猜宝,一会儿对对子。玩乐的时候,一会儿你占上风,一会儿我占上风,不管怎样,赢者胜拳,输者喝酒。
不知不觉,二人已喝得七扭八歪了。
店主听说知县罗大人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平时难得见他这么放松,这会儿见主仆二人喝得这么高兴,他心里格外畅快,路人来吃酒,他都挡开了,让他们到县城其它酒店去,他怕他们打扰罗大人。
罗文思和衙役李忠整整把一缸包谷酒喝干了。
李忠酒醉了,罗文思也喝好了,二人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恍惚间,罗文思面前站着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般的老翁。老翁形俏独立,看年纪已在七旬往上。
罗文思仔细瞅了瞅老翁,问道:“不知仙翁尊姓大名?”
老翁微微一笑道:“老朽姓周,名术,字远道,人称我甪里先生。”
“你家住何方?”罗文思接着问。
老翁指指县城北方说:“住在双峰山上。”
罗文思一听,大吃一惊,正纳闷时,一转眼面前这个老人已不见了。罗文思睁开眼,耳边的知了在一声声地叫着,只有李忠依然趴在桌子上大睡,而刚才面前站立的那个鹤发童颜的老翁影子都不见了。
罗文思感觉非常惊奇,他不知道刚才是真的见到甪里先生了,还是睡梦中梦见甪里先生了,他连忙叫醒李忠,把刚才所见的情景细细地说了一遍。
李忠是商南本土人,自然知道甪里先生是哪朝哪代人。西汉和清朝,中间隔了近两千年时间,甪里先生咋会活着,大人不会是说梦话吧?
然而看罗大人的样子一点也不像说梦话,他一边说着,手一边比划着,详细地描述着刚才所见的甪里先生的身高多少,眉眼是怎样,穿着什么的衣服,对他说着什么样的话,最后又是怎样突然离去的。
“大人,你肯定是做梦见甪里先生了,你想,甪里先生西汉初年就已经七八十岁的老翁了,过了上千年,他早去世了,你怎会见上他?一定是做梦梦见他了。”
“可我从没见过甪里先生是什么样子,怎会梦见他呢?而且他的样子那么清晰,真不像是梦中所见的。”
“那就有可能是甪里先生成仙了,在你面前显身了。”
“他为什么要在我面前显身?”罗文思问道。
李忠挠挠头,也不知是为什么。
看看天气不早了,罗文思便让李忠回府。于是主仆二人辞别了店主,向西回衙门去了。
黄昏时分,远远望去,县城北边的崇山之间,巍然矗立着两座双峰并峙的山峰。商南当地人叫它双巅,也叫双峰,但也有人叫它甪峰,据说就是因为一千多年前,商山四皓之一的甪里先生曾在上面隐居过,而且死后就葬在双巅。时间既然已经过去一千多年,甪里先生早已仙逝,他为什么突然显身呢?罗文思百思不得其解。

罗文思博闻强记,他当然知道商山四皓因辅佐吕后儿子刘盈登上王位,后又不愿意享受高官厚禄,重新回到商山而名垂青史。
自他任商南知县后,他一年多次往返于商州与商南之间,知道四皓当时的活动范围,不仅有商州,洛南,丹凤,还有商南。如今,洛南建有四皓祠,商州建有四皓墓(衣冠冢),丹凤建有四皓墓。而唯独商南还没有建造与四皓相关的纪念物。他在半醉半醒之间看到了甪里先生,是不是甪里先生果真成仙了,在暗暗点化他,要他立碑以示纪念呢?
罗文思随后便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从而知道了甪里先生是在四皓之中其他三个老头先后去世后,他将他们安葬罢,这才隐居到商南的双巅去的。他是偕妻沙氏,子凤翔,一家三口去的。甪里先生高风亮节,他隐居双巅之后,曾引起不少人慕名前去拜谒,他以他的言行影响和教育了商南几任知县。甪里先生死后,他儿子就把他安葬在双巅山上。
罗文思想,既然甪里先生是对商南有贡献的人,他就应该为他立碑,让后人记住他。
于是罗文思人找一个手艺高超的工匠,挑选了上好的石料,让匠人刻了一个“甪里先生隐处”的石碑,立在甪里先生隐居的双峰山上。这个石碑后来一直保存着,现存放在商南博物馆内。
罗文思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甪里先生的石碑立了之后,他还亲自登上双巅去瞻仰了一次。见了之甪里先生隐居之地后他想,在秦汉纷争时期,商山四皓不贪官禄,拒腐倡廉,有功不居,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世代传颂。甪里先生对我显身,是否也希望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呢?是的,太对了!想到这里,罗文思浑身热血沸腾。数日前,他内心还在抱怨到商南任知县太委屈自己了,还希望到朝廷找后台把自己调到富庶的地方。自己的想法和商山四皓比,显得多么卑微和渺小啊。
罗文思握紧拳头,坚定了想法:一定要向先贤甪里先生学习,不图名不图利,扎根商南,力争做一个好知县,上报朝廷,下报商南的黎民百姓。
从此罗文思安心在商南做知县,清廉有为,爱民如子,政绩显赫,数年后他便升任商州知州。
双峰因甪里先生和知县罗文思而更加出名,于是“甪山笋秀”后来成为商南八景之一,有诗赞之:
双峰北望势峥嵘,玉笋凌霄画不成。
谁是当年高尚者,白云深处卧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