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蒲公英
作者: 刘巨文 2016年11月21日
多年生草本。根垂直。
叶莲座状平展,矩圆状倒被针形或倒被针形,
长5至15厘米,宽1至5.5厘米,
羽状深裂,侧裂片4至5对
……
……
……
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
朝鲜,苏联也有。生田野、路旁。
全草药用,有解毒清热等效。
今天,在保定省监狱旁一间狭小的屋子里
在窗外彻夜不息的汽车轰鸣声中
在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
我读到了以上介绍,并感到困惑。
这种植物曾遍布我的家乡,河北平原。
我曾提着篮子在田地中四处挑拣,充作小菜,
也嚼碎过它,敷上割破的手指止血。
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在我的方言中,
但我忘记了,让人心惊的是
——我忘记的太多。
点评:
田野路旁,山南海北,蒲公英随处可见;可是又有多少人为之投注过诗情呢?诗人超出常人之处就是能够平中见奇,在看似毫无诗意的地方发现抒情的机缘点。该诗的一大亮点在于凝眸蒲公英时,没有沿袭传统的路数,状绘蒲公英的顽韧坚忍,而是以物象的平实展开,不知不觉中对抗、祛除了附在物象之上已有趣味和内涵。在诗人看来,蒲公英不像植物图鉴上宣传得那么复杂,“全草药用,有解毒清热等效”,它不过是一道可吃的小菜,嚼碎后可以止血;并且在蒲公英以及和蒲公英有关记忆的“简单”恢复中,触摸到了一种看似淡远模糊实则深刻无比的乡情与乡愁,其中动作、细节的稔熟质感和真切本身,即昭示出了乡情与乡愁的深度。更耐人寻味的是诗歌最后一段和前两段在语汇、语调上,一个严谨庄重又文绉绉,一个直白随意却自然生动,两相并置对比所酿成的反差冲突,赋予了文本特殊的情思张力,同时使抒情主体的情感倾向不宣自明。
特邀点评:罗振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