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2

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

发表于 2017-10-18 21:00: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
作者: 南镞 2016年08月17日


篱笆上最后一枚佛手果

摇荡着秋天的铃铛。也摇荡着

一口老水井的孤寂



丝瓜架上的藤蔓网住了一小片天空

我仰头看它的时候,一条老丝瓜的阴影里

斜逸出一朵嫩黄的小花

像一盏秋风忘了提走的灯

柔细的身子撑破正在衰败的院落



安静地坐在一角

听枣树和柿子树在风中的对话

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



拄着拐杖的老人从院门口走过

孤独加重了她的脚步

她深深弯下的驼背,不停地向生活鞠着躬



在秋天面前,沉重的事物

显现出恭顺的一面





点评:



这是一首象征性和暗示性都很“显眼”的诗歌,从标题的出示就足以证明诗人想表达在“逆袭”环境中如何呈现万物不屈的“力度”、有味的“羞涩”和有情的“恭顺”。按理说,一首象征性和暗示性都很“显眼”的诗歌最好要有足以贯穿整首诗的象征物,偏偏这首诗的五个小节都各自有“物”,而且彼此独立,这无形当中增加了写作难度。为了使五小节诗歌的并列关系有个纵向的隐形“推手”,即递进关系,诗人巧妙的把“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不仅仅作为标题的导入,而是将其作为整首诗隐形的诗意“推手”,即把每一节看似独立成章的诗节进行诗意“融渗”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象征整体。如第三节里“一条老丝瓜的阴影里/斜逸出一朵嫩黄的小花/像一盏秋风忘了提走的灯/柔细的身子撑破正在衰败的院落”就与整首诗隐形的诗意“推手”心手相牵。正是由于这首诗有多处“像一盏秋风忘了提走的灯”照亮了人们的心扉,使“许多沉重的事物/显现出恭顺的一面”。由此可见,从认识形态而言,诗首先是生命形态,而且是复杂的生命形态,出于这个层面的考量,这首诗的象征性思考,诗人依据的正是万物各个层面的存在感以及生命状态,尤其是诗人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出在“逆袭”之下那些千姿百态的生命群像,为我们留下驳杂而生动的生命元素。(特邀点评人:卢辉)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9 17:25:3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0:11:20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