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作家网>>原创>>小说
曦·安暖
2017年03月07日02: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丁洁琼
谨以此文献给经过自救而痊愈,以及正走在心灵疗愈之路上的灵魂勇士。
故事从何说起呢?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安暖走入一间咖啡厅,入座靠窗座位,点了一杯卡布奇诺。雨水不时的敲打在玻璃窗上,窗外的车水马龙在她的眼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那陈年的往事,在脑海中一幕幕拉开。持续不断的争吵打骂、空无一人的房间、蜷缩在阴暗角落的孩子、孤寂的心灵、遍体鳞伤的灵魂、希望渺茫的前途、午夜梦回的心悸……
一缕醇香略苦的香气袅袅上升飘入安暖的鼻间,将她从往事中拉回,却又与往事相连。曾经、现在、与未来,似曾相识,如影随形。
欧晨曦便是在这时,走入咖啡厅,落座于安暖的对面。
空气中流淌着舒缓的纯音乐,于淡淡的忧伤中将晨曦拉入回忆。母亲的冷漠、父亲的强权、家族对成功的痴迷与追逐、渴望爱而不得的悲伤,以及对能力的渴求,将他压得透不过气来。曾经与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知过了多久,欧晨曦才从回忆的漩涡中抽身而出。他的目光被对面的女生所吸引,一身白色的衣衫随性而自然,淡灰的围巾添一丝温文尔雅,及腰的长发随着动作顺滑而下,最后对上了一双温和中带着些许疏离的眼眸。
安暖端起手中的咖啡,正要细细品尝时,对上了一双静默中带着探究的眼睛,她下意识的开启了防御机制,对他进行全面的分析。黑色的大衣中穿着灰色的高领毛衣,虽然下面穿着休闲的黑色牛仔裤和黑色运动鞋,却难掩他眼中流露出的冷漠、霸道的性情。他曾经历过什么?这个问号不断在安暖的脑海中盘旋,使她有了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
安暖的手开始震动,随即传出悠扬的铃声,她便是在这时离开了欧晨曦的视线。
半晚,晨曦坐在家中的阳台上,慵懒的晃动着手中的玻璃杯,纯净的水随着这一动作而动荡。恍然间使他想起那天、那一地点,遇见的那个女生。似曾相识,恍若隔梦,多年后晨曦方顿悟,那是,灵魂中的另一个自己,一个渴望的自我。
隔天,安暖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囊,起身落锁,踏上了探寻、治愈心灵之路。一路上,她看着窗外随风起伏的云层,心中莫名的热血澎湃。作为一名心理学硕士,实验室中的一员,她主动申请了此次“解心”疗养院的研究工作,进行为期3个月的封闭式调查研究。她会在这期间遇到怎样的案例,会有怎样意外的收获,抑或有怎样的惊喜,安暖在内心不断的遐想。
在机场大厅,安暖于人群中看到了高举她的大名,东张西望的工作人员。她笑着朝工作人员走去,一张温和的面容渐渐展现在安暖眼前。
“你好,我是安暖”。
“你好,我是静好,专程来接你的。”工作人员微笑着,那笑容如春风般和煦,齐肩的沙宣映衬着她的笑脸,真是岁月静好的样子,安暖在心中不禁感叹。
“我听说建立'解心'疗养院的院长是心理学的博士。”安暖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向静好问道。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静好边将安暖扶上高梯漆有绿色常春藤的白色专车,边将故事徐徐道来。
“那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之后,留学归来的心理学博士,也就是'解心'疗养院的创始人,回到山中故居。当他看到故居仍旧山清水秀,寂静如初,便决定在山中建一座疗养心灵的住所,并将之所学报效给祖国,回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但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刚刚从土崩瓦解的封建社会脱离而出的大多数人,根本无暇顾及隐藏在心中已久的创伤。
老教授深受鼓舞,决定用一生的时间将心理学的种子埋入中国这片土地,使其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应北大心理学系的邀请,他担任北大心理学常驻教授,传播'发展心理学'的思想与知识。如今老教授的桃李遍布天下各地,而这座规模不算庞大的疗养院,成为了已故老教授的重要实验阵地。
老教授发明了一套根据疗养者各自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量体裁衣的治愈方案。疗养者主要通过根据测试得到的结果,有针对性的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回顾自己的创伤经历,一步步撕开看似恐怖的外衣,渐渐回到襁褓中的自己。一步步了解事件的始末原由。在渐渐回归童年的内心中正视每一个经历,心中的每一个感受。告诉正在襁褓中的自己,所发生的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错,自己是可爱的、值得被爱的。
然后慢慢想象自己从1岁、2岁、3岁...直到现在,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所造成的性情、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回顾、一成长的过程中,问题被正确对待。在真正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曾经的问题便没了存在的意义。那些曾经的想法与做法,便在这其中渐渐消亡。这时,疗养者会醍醐灌顶般顿悟,自己的症状源出于此。
疗养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梳理与思考后,工作人员会拿出一份老教授发明的根据疗养者自身情况量体裁衣的治疗方案。若疗养者症状轻、悟性强,可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自行疗养。反之,工作人员会如老师般引导,与疗养者一起解构固有行为与思考模式。在退行到婴儿时期后,在心间重构一步步成长中的行为与思考模式。在如排出剧毒的治疗过程后,剩下的,就是疗养者自身的修行与重生。
疗愈的过程是漫长的,好比中药。西药虽能药到病除却治标不治本,中药则能先使伤者恢复元气,再彻底排出毒素,故达治本之效。”
在静好的述说中,安暖渐渐迷上了这个故事,这个发生在山中却影响深远的故事。
“这间院所综合起来的花销很大吧,又要支付专业工作人员,又要配备治疗仪器,又要进行实验研究,又要大量的日常花销。”
“疗养院的经费一大部分源自老教授生前建立的心理学疗养基金会以及曾经于疗养院受益颇深的各界人士的定期捐款。其它部分有的源自心理实验室的实验经费、有的源自各地心理学教授的捐助,剩余的部分来自疗养者。所以疗养者在这里的花费不是很高。”
“原来是这样,不过我对老教授愈发好奇了。”安暖自言自语道。
车在这时停了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她们已经到达了疗养院所的山脚下。抬眼望去,一条崎岖的山路呈现在眼前。略显陡峭的青石板上布满碧绿的苔藓,山路两旁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不知名的鸟儿婉转啼叫,每一声都在山中久久回荡,越发显得山中寂静。一路上,各色野花散发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蔓延,使人心情舒畅愉悦。沿着青石板路转弯后,清脆的流水声带着清新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踱步而行,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自山谷中流出。清澈见底的溪流在被打磨的光滑如镜的置石间欢快的流过,发出银铃般悦耳的歌声。长时间的温润气候使得溪流两侧的石头上布满青苔,石间钻出的小草青翠欲滴,在春天这样的季节里于山间行走,真是一间乐事。顺着溪流源头走去,在繁茂的树叶中隐约可辨白墙黑瓦,古朴而自然。
安暖惊叹于眼前的景物。这一切仿佛是置身于瑜伽的冥想中伴着舒缓的音乐而走入的世外桃源。在一路的惊叹中,她们到达了位于山顶的疗养院。环顾四周,江南风情的建筑,宁静的山与流动的水、别致的木拱桥与参天的大树以及神态自若的人们,仿若一幅写意的古代山水画。
在静好的带领下,安暖走向她在这里的住所。走过横跨在溪流上的木拱桥,脚踏灰色的青石板,渐渐感觉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绿荫打在安暖的身上,使穿梭在高大树丛间的她感到凉爽与舒适。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芒,仿佛在金色的光芒中回到了岁月静好的童年时光。在走向住所的途中,洁白的墙与黑色的瓦篇交相辉映,映入帘间。洁白的墙面无更多的装饰,黑色的瓦片上隐约可见碧绿的苔藓。风吹过半开的落地窗,白色的窗帘随风起舞,随性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