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4

[转贴] 情趣采摘之乐

发表于 2017-10-22 15:10: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胜利滨南  王爱华

    从小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行驶,我们终于来到了山东滨州沾化冯家镇的一个小小村庄,距离村庄不远处的一家冬枣园。

    这次“双节”长假,我和好友一行选择采摘,主要是想体验一下采摘之乐趣,亲近远离多年的大自然,感悟大自然之丰盈与慷慨。

    此次出行,所到之处由于距离渤海湾很近,刚一下车,凤就肆无忌惮的狂吹,不管不顾地直钻进衣服,调皮的撩拨着衣袖,像是撒着欢的欢迎我们的到来。不过还好,不一会工夫,风突然停了,一切便安静下来。纵然已是深秋,但十月的天,阳光撒在我们脸上,白昼依旧是暖暖的。仰望蓝天,碧空如洗,朵朵飘逸的白云,似绽开的白莲花,整个心都沸腾起来,每一根神经都跳跃着欢快的音符。

    走进冬枣园,脚步边踏实起来,我虔诚地捧起一把泥土,轻轻地放在嘴边,久违的泥土芳香沁入心扉,这就是大地的味道,我不由地脱口而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任思绪驰骋的飞翔。不觉已是枣林深处,一眼望不到边的冬枣园,棵棵距离相间,枝条紧紧相连,高矮不同的枣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枣儿,用“接天绿叶无穷碧,累累琼珠压枝低”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金秋十月初,枣儿还没有完全成熟,叶子依旧碧绿,只不过有的叶子卷曲着,打起了蔫,她告诉人们这个季节的枣儿是可以吃了。冬枣树不高,站着,蹲着,坐着,甚至躺着,都随手可摘着枣儿。满树的枣儿绿中透红,红中带绿,亮晶晶,似圆圆的珍珠。当地枣农很是热情,从我们刚进去园子开始,热情的枣农们就告诉我们,这个季节啥样子的枣好吃,在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我们拿着袋子,瞅瞅这个,摸摸那个,随便摘一颗,轻轻地用衣服一擦,放在嘴里,皮薄甘甜,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里见不到枣树的人们来说,这即便是体验采摘,又是品尝的好机会。

    枣农告诉我们,自8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尝试大面积种植,为确保冬枣品质,实现无公害种植,从根本上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秋季枣树落叶后,至枣树发芽前,要刮除主干、主枝上的老皮,带出园外集中烧毁,以杀死在其内越冬的病虫,封冻前对全园进行深翻,破坏土壤中越冬虫蛹,减少害虫的存活量,早春树盘覆1平方米的薄膜,阻止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如枣瘿纹、桃小食心虫出土。或在树干绑塑料膜带,阻止枣尺蠖等害虫上树产卵。

    秋季在树干绑草诱集害虫在其内越冬,封冻前取下带出园外烧毁。 然后在施肥中更是讲究,不适用化肥,大都使用有机肥料,这样减少了病虫害侵袭,人们才可以放心地吃。

    冬枣是小城最著名的特产,据传说,明朝燕王朱棣靖难夺取皇位,北部边境蒙古部落又起兵叛乱,成祖五次带兵亲征漠北,所经之地,或怕有疑兵,或清理奸细,加之军纪松懈,嗜杀成性,一路烧杀抢掠,弄得尸骨遍野,民不聊生,史称“燕王扫北”。途经沾化时,明军正欲包围村庄,却见村中百姓围在一棵老树面前跪拜,忽然老树上空霞光万丈,电闪雷鸣,接着飞沙走石,扑向军中。明军顿觉头晕目眩,不明所向。军师见此情景,连忙命令全军急行,越过本地村庄北进。此地百姓遂得平安,且人丁世代兴旺。村民们跪拜的那棵老树便是冬枣,她在危难之时,大显神灵,保佑了这方百姓,当地百姓怀念不忘,将冬枣树视为“神树”。

    斗转星移,历经沧桑,当地群众传说的那棵“神树”已年老干枯,而从其本木繁衍的第三代树迄今虽已300余年,但仍根深叶茂,每年结枣400余斤,被誉为“冬枣嫡祖”。此树现移栽至沾化冬枣研究所院内,每日供人参观。

    无论历史传说是否真假,但那棵历经几百年风霜洗礼的老神树依旧根深叶茂,她深深地扎根在沃土肥田之中,吸收着大地的营养,在岁月的长河里,经久不衰,她繁衍着自己的后代,一代一代壮大,美丽着自己的家园。

    我因此常忆起那片冬枣园,那片土地,还有那淳朴的枣农,还有亲临大自然采摘的一份纯真,一份心旷神怡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5 08:40:4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5 08:40:49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5 08:40:56 | 查看全部
问好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9:13:38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三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