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班时间打麻将、打游戏、打瞌睡、看电影、吃零食,为群众办事“脸难看”、打“官腔”……
5月14日,四川广元市纪委、市监察局在全市党风廉政教育大会上,公开播放了一段暗访录像,曝光了44个部门和单位的公职人员违规现象,引发震动。(5月20日华西都市报)
何谓公职人员?指依法履行公共职务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的党务机关、各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指具有国家公职身份或其他从事公职事务的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干部”。
机关公职人员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机关的工作效率,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有关法律早已明文规定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等问题。近年来,不少行政机关为加强机关工作纪律,保证机关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树立机关“务实、高效、廉洁、文明”的良好形象,相继制定出台了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然而,某些机关仍然存在公职人员上班八小时内不在状态,擅自脱岗、聚众闲聊、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情况,甚至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务。令人尴尬,让人费解。
一、制度流于形式。为增强机关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机关干部的从政行为,努力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各级行政机关都有严格的工作制度。机关公职人员理应模范执行各项管理规定,遵守机关工作纪律。但某些机关的各项制度往往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二、管理存在漏洞。不少行政机关既有管理制度,也有管理措施。但在管理环节上存在漏洞,对于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熟视无睹,要么搞下不为例,要么处理不力,要么不能动真碰硬;使得某些工作人员习以为常,我行我素。
三、工作作风漂浮。不可否认,机关公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但总有一部分人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精神不振,或工作事务不多,或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工作随大流,不认真。上班期间做私事,上网打游戏、网上购物等,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在大力营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新形势下,行政机关要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机关公职人员要彻底改变现有工作状况,坚守岗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优质服务,热情接待群众,真诚为民办事,做到“提速、提质、提效”,尽力让人民群众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