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回复: 0

杜甘固

发表于 2017-10-24 00:49: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杜甘固
作者: 宁明 2016年07月16日


像身上的一块胎记

小村的名字

五十三年不曾离开过我



岁月之手再巧

也不能从我的童年记忆中

不疼不痒地

将小村灰突突的形象抹掉



比一粒芝麻还小的村庄

在全国地图上,总是落不下

自己堂堂正正的户口



想一想年迈的爹娘

我就想对着小村的方向磕个头

只有向小村下跪时

才能看清,它脸上的皱纹

比曾经受到的伤害还深







推荐语:



诗人的老家在河北魏州,即魏县,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诗人没有立身于历史宏大的框架下去建构对故土的诗意解读,而是通过童年的视角,来梳理情感的脉络,将渗入这片土地千年文化的根和魂,植入了诗的血脉中。

《杜甘固》首节“像身上的一块胎记/小村的名字/五十三年不曾离开过我”,迎面便把读者带入对故土浓得化不开的情结里,这样深入皮肤,再漫长的时光也无法剔除的感觉,哪一个深爱故乡的游子不曾体会过?“胎记”是故土赋予诗人的标记,反过来亦是诗人对故土无法剥离的牵念,使读者瞬间产生认同感,然后安静下来慢慢进入诗人内心深处。“岁月之手再巧/也不能从我的童年记忆中/不疼不痒地/将小村灰突突的形象抹掉”。不疼不痒四个字加深了不能“抹掉”的语境表达。即使小村“灰突突”的,也是诗人心头的明月光。故土所带给我们的挚爱温暖,让我们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去爱上这灰色的世界。“比一粒芝麻还小的村庄/在全国地图上,总是落不下/自己堂堂正正的户口”,比芝麻还小的村庄也有自己的尊严,它是祖国辽阔疆土堂堂正正的一部分。堂堂正正的还有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想一想年迈的爹娘/我就想对着小村的方向磕个头”,故土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我们的血脉亲情都浇筑在那片土地上,小村和爹娘在这里重合在了一起,使诗句的情感走向达到了高潮。“只有向小村下跪时/才能看清,它脸上的皱纹/比曾经受到的伤害还深”。结句未见诗人过度着力,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却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后面意蕴深远,厚重的力量。(特邀点评人: 简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