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回复: 2

劳模的“品牌效应”

发表于 2017-10-24 06:22: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7年10月24日 返回
劳模的“品牌效应”
本报记者 高建进 本报见习记者 刘成志
听新闻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令中华儿女欢欣鼓舞。作为劳模,我们更要干在前、做表率,为建设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全国劳模、福州市农科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陈雪金激动地对记者说。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福建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丁文清表示,这是对工会工作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提升学习力,认认真真学、联系实际学;一定要强化执行力,领会精神实质,对标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一项一项抓落实。



    过去的五年,是各级工会砥砺奋进的五年。广大劳模充分发扬火车头作用,推动了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劳模精神也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不久前,福建省“对话价值观、劳模校园行”宣讲活动走进福建师范大学。“劳模讲师”高孔长、林心淦、谢树森、林莘等,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堂以劳动为主题的“人生指导课”。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薛思桐感慨地说:“高孔长劳模的故事真的很励志,他没上过大学,但在劳动这座大学里,他拿了满分。”全国劳模高孔长从实习生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劳模的经历,赢得了同学们的点赞。



    像“劳模进校园”活动一样,五年来,“百名劳模”系列宣传、“劳模八闽行”、“劳模一条街”等一个个响亮的“工”字品牌,走进了八闽基层。



    福建省总工会从2016年起,以劳模工作室为依托,在全省职工中广泛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从各级劳模、技能大师中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名师,建立名师档案库,然后由师徒签订“名师带徒”结对协议。在八闽大地上,劳模工作室正在不同行业中展现着带徒传技、改革创新的风采。目前,全省已命名408家“福建省劳模工作室”、40家“福建省示范性劳模工作室”。



    (本报记者 高建进 本报见习记者 刘成志)

返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6:36: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6:36: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