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24 09:21:11
|
查看全部
师兄师姐连锁认证模式
修炼堂是为期一天的训练课程,通过“师兄师姐带路”等游戏体验,帮他们做好带教心态的准备。另外,学院设计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除了用津贴表示对其付出的认可之外,还安排了“年度最佳师兄师姐评选”,激发参与积极性。
[blockquote]师兄师姐带路游戏之“你是我的眼”[/blockquote]由一位学员模拟新人,一位学员模拟师兄师姐。新人蒙着眼睛,由师兄师姐带领穿越障碍区,完成预先设定的一个个任务。
游戏结束后,还有反思环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障碍?有哪些感受?
以反思促进理解,用建立同理心的方式做好心态的准备。只有从心底里愿意帮助新员工,才能增进新员工的信心、士气,确保新员工的保留率。
迭代优化,方法随时代而变
新员工项目在赫基成立时即诞生,经过了无数次优化及改版,体验感越来越强。除了内容优化之外,一些讲解性的文件资料也不再是枯燥的图文展示,而得到了学院的精心包装。
例如,提供部门对接帮助的“办公布局图”,不再是纸质或电子的平面图,而是在迭代过程中被制作成一门微课——“赫基那么大,你要去看看”。
除了将Mini工作坊与文化结合,学院为每一期新员工安排同学会,同时成立了员工俱乐部,通过社群不断营造社交化氛围,让来自不同职能部门和品牌的新员工维系长久的关系。
“不架空”的时尚领导力
领导力是所有组织中常谈常新的话题。赫基时尚领导力的设计思路,涉及三个关键词——进阶性、企业文化和业务场景。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能力标签。所以,进阶性是时尚领导力的第一个特性。为了避免领导力项目的“架空”,学院提炼了适合赫基文化的管理语言,并将其融入领导力项目中。
对于领导力这一看起来很“虚”、一下子看不到效果的主题,将其与业务场景紧密结合,是决定学习产品能否得到业务部门支持的关键。
三级时尚领导力体系
赫基的时尚领导力框架分为L1、L2、L3三个层级。
L1针对刚从个人贡献者晋升为单个团队管理者,他们面临六大挑战:开启连结、角色转换、认知自我、沟通信任、人才选拔、绩效设定与辅导。
基于此,学院设计了“点兵成将:赫基经理人养成训练营”,通过线下学习辅助线上课程包,帮助其养成团队主管必备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
L2针对已有3年以上管理经验的单个团队管理者,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逻辑和管理方法,但还需要强化并发现自己所需提升的问题和空间。培训的聚焦点在于如何带领团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
L3针对多团队管理者,即高级经理和总监级别的管理人员。通过训练营,培养他们作为多团队的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构建团队动态系统、形成凝聚力,管理团队愿景等能力。
差异化的场景设计,促成认知进化
领导力的核心在于其对人的影响。在影响他人之前,领导者必须实现自我影响,将自我认知进化到一定程度及高度。学院结合各层级领导者差异化的场景诉求,设计了相应的渠道对接需求,实现认知进化的可能。
要影响他人,还必须有能力以更高的视角做引领及规划。业务需要走向何方?团队成员需要具备怎样的特质?通过场景化分析,学院发现领导者很少能抽出时间去关注人、关注团队。
因此,学院将书籍推荐、线上分享、线下体验、行动学习、沙盘模拟、学员研讨及教练催化等形式融合在一起,让领导者在不断输出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复盘过往经验,发现不足,带领团队更好地前行。
拒绝单向输出的文化
在“因变而变”的时代,文化也需要随着时代、业务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僵化的文化最终会失去活力。赫基并不采用自上而下强推的文化宣贯,而是在开放、包容的文化基调下,实现观点碰撞和政策探讨。
因此,学院在进行学习产品设计时,更多会考虑建立各层级员工之间的连接,避免文化的单向输出。
譬如,学院在L1领导力训练营中,邀请了赫基的财务副总裁,在开场的同时做了关于角色转换的分享,为学员讲述他初涉管理时犯过哪些错、出过哪些糗。分享的同时,高管也在故事中表达他对于管理者的期望。这种传达与传承也是赫基文化的直观体现。
品牌业务个性化产品
学院在成立伊始的定位是作为COE(Center Of Expertise,人力资源专家中心),即专家团队。这一定位决定了,学院不能仅仅“高高在上”地进行培训体系的架构,用管控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而要真正作为专家,为业务部门解决问题。学院应当挖掘真实需求,结合当下业务场景,做个性化的学习产品设计。
赫基共有十多个品牌,每个品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每个品牌的特殊性,他们更需要量身定制的服务,如为Five Plus深圳零售团队打造的赋能型项目。
[blockquote]Five Plus深圳零售培训项目合作[/blockquote]2016年,Five Plus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在人员匹配以及人才保留方面,需要HR和COE团队提供更多赋能,增强人才保留,实现团队业绩的提升。
为了让项目更具针对性,学院针对店长/区长和店员两个人群,进行了培训内容的区别化设计:
帮助店长或区长改善管理风格、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人才保留率;
帮助店员更好地识别客户,进而促进业绩提升。
整个项目以DISC性格测评工具为基本切入点,进而带动沟通管理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通过终端沙盘模拟,为店员带来精准赋能。
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每一环节都会加入很多运营思路,让学员感受到仪式感。通过启动会的形式进行训练营的开营;采用O2O的课程运营模式,学员每完成一次学习打卡,会出现“你又闯关成功了”的提示。
所有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导出,最终强化学习效果。对于学员来说,不是仅仅上了几次课,而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闯关,最终成为更符合公司品牌调性的人才。
品牌业务个性化产品的底层逻辑,还是基于胜任力模型以及学院的学习产品体系,但会根据既有“菜单”,聚焦更小的业务场景。不论是互联网式运营还是游戏化设计,学院更多是把体系化的东西打碎并抽离出来,变成最适合业务场景的知识点,实现个性化的定制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