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4|回复: 1

方威:苦练铸就“传奇”

发表于 2017-10-26 09:25: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方威:苦练铸就“传奇”
    今年45岁,只有高中文化的退伍军人方威,在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却被誉为“传奇人物”,这源于他3次换工种,勤学苦练,成为该工种技术的“首席”,源于他勇于创新,赢得业主信赖,为公司开拓风电市场赢得“口碑”。
  1993年冬,方威从部队退伍分配到安徽电建一公司机修班。进班组那天,老师傅们都不愿意当他的师傅,担心机修又脏又累还难学,他受不了罪半途而废,毁了自己的“名声”。但是还不到一周,老师傅们竞争着要收他做徒弟。
  师傅们是相中了他的实在和用心。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清洗零件的油盆结了一层薄冰,方威卷起衣袖,摘掉手套,便插进油盆里清洗起来,一上午将一台发动机上千个附件清洗得一尘不染。老师傅们还发现,工间休息时他从不回班组,而是围着在修机械转悠,还不时在小本子上写和画。晚上回宿舍,也不闲着,不是将白天干的活记录下来,就是抱着专业书不放。
  经师傅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一年后方威提前二年“毕业”不说,还报名参加“档长”竞聘考试,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成功。他继续努力,半年后他练成听声音判断故障点等“绝活”,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首席机修工”。
  1999年秋天,因工程需要急需一批起重工,原本不在转岗计划内的方威,却第一个报名转岗。有人劝他:“你已经是‘首席机修工’了,转岗将意味着一切归零,从头开始,太可惜了!”他说:“公司的需要就是命令,没啥可惜的!”
  转岗后,方威仍然采取学机修时的方法,舍得身子,练基本功,啃书本,恶补理论基础。从到起重班的那天开始,中午从食堂直接到现场的工具房里,练镶编起吊绳,练找“重心”,晚上在宿舍,翻阅收集到起重吊装作业指导书。历经一个冬天的“恶补”,初春时节,他便能带着转岗的师傅们去完成复杂系数不高的吊装作业,起重工人手不足的现象得到缓解。爱钻研的方威并没有自我满足,而是精益求精。第二年秋天,他负责定子、汽包等大件设备的吊装任务,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优化作业方案,安全快速完成吊装,费用分别降低了30%和40%,那年年底他被聘任为“首席起重工”。
  俗话说,四十不改行,改了也白忙。而2012年,41岁的方威却再次转岗,到风电项目干安装工。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将早晨和晚上的锻炼改成攀爬风机塔筒,起初同事们觉得他纯粹是锻炼身体,直到半个月后的安装正式开始,大家才明白,原来他是在找“窍门”,面对形状不规则,并且材质特别脆的风机附件,大伙不知道吊装从哪下手,急得团团转转的时候,他拿出吊装方案,吊点标注、溜绳位置、吊车站位等等一清二楚,这都是爬塔筒实地测算出来的。在安装中他还勇于创新,发明多种吊具,使安装速度提高数倍,质量一次成优。
  同事们夸他聪明,称他为“传奇人物”,他却说:“我不聪明,也称不上‘传奇’,我只是把当年新兵连训练的劲头用在学技术上……”(夏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10:23:46 | 查看全部
     向夏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