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1

不贴标签的互动更为开放积极

发表于 2017-10-27 06:55: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贴标签的互动更为开放积极


韩晓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10-27  07版)
    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在职场表现上,到底有没有差异呢?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者雷切尔克莱恩等人通过对3375名上到74岁、下到20岁的企业工作者进行任务测试,发现职场中年纪大的员工在一般心智能力上的表现不及年轻人,尤其是在依赖“流体智力”的图形推理和归纳推理测试方面。“流体智力”以生理功能为基础,包括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从过了30岁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到了59岁左右就衰弱得更快。

    不过,年长的人往往表现出更高的“晶体智力”。这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言语能力和从经验中沉淀的知识,使他们在很多时候可以印证“姜还是老的辣”,并为组织带来宝贵的财富。

    整体来说,相比年长的员工,年轻员工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有更强的愿望提升自己的工作,职位满足感更少,对工作的承诺和献身精神也更少,这也导致他们更容易离职和跳槽。

    不过,虽然说不同年龄层的人之间存在这些区别,但同一年龄段的人也有着广泛的不同。现在的流行趋势是,将人们按出生年代划分为80后、90后、00后等,试图给每一代人描绘一个群像。在芬克尔斯坦等心理学家看来,这种贴标签的行为之所以看上去不那么招人反感,是因为它仿佛是在探讨一代人的共性,而不是在针对某个年龄段的人群。

    但实际上,关于每个代际的盖棺定论终归还是会变成众口铄金的刻板印象。在这个时候,不要忘记每一拨儿“垮掉的一代”中,都既有坑爹啃老的混混儿,也有敢为人先的时代担当——仅根据年龄来预判个体显然是简单粗暴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摘掉有色眼镜,感受那些使每个人变得独一无二的性情与品质。

    消除年龄歧视是改善职场生态的第一步,没有年龄标签的互动将更为开放和积极。这可以从避免使用强化代际和年龄符号的语言开始。有些办公室语言最好别说,比如你肯定不希望有人称呼你“小菜鸟”或“老油条”吧?但更深层的改变还有赖于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关注。去发现和看到具体的人,从个体化的品质去作出判断,我们在解放年龄标签下的人的同时,也将获得更加敏感的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7 15:12:05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