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回复: 2

五律 中秋感怀

发表于 2017-10-29 01:00: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五律 中秋感怀
作者: 李树喜 2017年10月27日12:08 浏览:848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中秋将至。小诗以记。不忘家乡。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


季候变炎凉,人间望月忙。

祝花一盏酒,裁句两三行。

旧事连心事,情长入话长。

可怜秋梦短,到不了家乡。






点评

  此诗所感之怀,依旧是中秋望月怀远、思念家乡的传统主题。但这类题材作品的怀念对象,在古人是明确的,多半是家人和故乡。这首诗的作者,少年时代即离家远游,北京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直到退休,如今年逾古稀,料想故乡先辈多已凋零,妻子儿女应当也不在故乡。再说,如今交通通讯发达,要看看故乡的模样,易如反掌。则诗中所怀念的对象,惟藏于心灵深处的故乡概念而已。基于这样缺乏热度的情感温床,要写好思乡之情,就只能靠叶嘉莹先生所指出的“赋化之词”那样“按思力安排来写”的办法了。

  我们且看诗人是如何“安排”这种思乡之情的吧。

  诗人落笔,一指向感觉,时节到了中秋,气温转凉,一指向印象,“人间望月忙”,这是相当本色的写法。接着便转向自己,有意不与人同,不落俗套:把酒对花,愿花长好;低头琢句,愿句长工。看花琢句,未免有情,此文人雅趣,不必深究。既然琢句,未免要有所表达,虽欲免俗,或竟未能免俗。故接以“旧事”二句,心念所系,往事难忘,因事动情,写也写不完,难以收束,或竟搁笔,未能收束,最终化为这首小诗。结句“可怜秋梦短,到不了家乡”,雅趣与俗语,融合无间,于思乡之情的表达,初看似乎草草了结,实则语短情长,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故乡已经是那样“遥远”,所有的往事,也只能简化为“旧事”了。

今人面对大量的传统题材,似乎怀着相当矛盾的心情,不写会觉得可惜,因此有所流连,写吧,时移世易,老路已经行不通。欲另辟蹊径,谈何容易!这实在令诗人们左右为难。


特邀点评:莫真宝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蒋浩  莫真宝 荣光启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周伟驰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9 06:40:4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23:54:48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