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鹅塘札记(1)

发表于 2017-10-30 02:38: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鹅塘札记(1)
作者: 施茂盛 2016年05月16日09:12 浏览:1724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
鹅在池塘里咳嗽,天气开始变坏。

出水的鲑鱼咬住波澜。垂钓者

在寂寥里啁啾,身子泛出蝴蝶斑。



天外隐藏着闷雷,雨水也是假的。

常有逝者飘过:这可疑的人呐,

哪里是他的尽头,哪里有他边界?



荷叶吻合了新月的胸廓。从这个

高度,午夜有回旋的结构,树梢漏下

发烫的星子,寂静接近晕眩。



一条小径,稀疏地洒落几颗鸟粪。

鸟群倦伏。离此三公里,疲惫的白虎

喑然,在稠粘的呼吸里融化。



逝者尽管飘过。暴露在他身体外的

拥抱的姿势,披覆在鹅塘湖面。

时间愈不像它了,塌陷的宇宙也是。



感觉蓬松的鱼线传来痉挛。

一株陆生植物的臀部开始收拢,

在所谓的歉意淤泥般包裹雀舌的彼夜。



有人似乎天生就是为了传播美名。

但我真的看见卵石沾满古老的

冷意:一把斧斤,抵近蓄势的鹅塘。





推荐语:



如果出于简单明快地俘获诗意和语义的兴趣,那么本诗可能会从一般的读者眼里滑过去,或者没有耐心去驻足留意它。事实上,这是一首值得留恋的诗。这首诗在构形、语言以及内在之思方面的造诣,是相当独异和成熟的。咋一看,它的外形像绵密的意象派,还渗着古韵,气息沉凝,节奏缓慢,可是它所运行的,完全是现代主义的事物观以及话语变造方式。它在繁盛丰润的物象营造中,意图虚构出某种关乎人与物、词与物、此在与彼在的现代诗学端倪。

整首诗的形貌似在写实,可是一开始,鹅在“咳嗽”,垂钓者“在寂寥里啁啾,身子泛出蝴蝶斑”,人语与物语、人形与物形之间,已经有了变术。“雨水是假的”,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此后的“逝者”、“白虎”、“斧斤”也是虚构的,甚至整个“鹅塘”,在实有的描述中,也成了虚构出来的一个场。这个“蓄势的鹅塘”,它蓄积和展开的是人与物的穿移,是存在与虚无的交界。在思维与词语的调动下,事物的发作与压制、上升与坍塌、有界与无界、“眩晕”的寂静与“冷意”的介入之间,构成复调,构成无形的话语张力。所以才说,它是在“蓄势”。蓄势而发,却又被某种力量(如人的阴影)统摄,同时被挑拨(如一把斧斤)。其实在这一切的背面,是诗人的观念、语言在操作,是他的“内功”在起作用。(特邀点评人:唐翰存)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