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杜村古梨树

发表于 2017-10-30 02:43: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杜村古梨树
作者: 敏而好学 2016年04月22日09:16 浏览:2553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
古木花开数百年,新枝层出老枝边。

中间多少红尘事,不过年轮圈复圈。







推荐语:



嵇康有“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的感慨。求之他人,无论曹植“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的伤怀,还是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惆怅,都是对人生不永的嗟叹。这首《杜村古梨树》,却从古木花开,新枝层出的景象入手,抒发了笑看岁月沧桑的旷达情怀。

杜村的这棵梨树经历了数百年的花开花谢,有多少代人在它的面前演绎过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对此不以为意,而是融情入物:人世的代代悲欢,在这棵古老的梨树看来,不过是增加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而已。最炽烈的情感,出以最冷静的语言,化情于理,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与感慨。

倘若与刘禹锡的名作相比,“新枝层出老枝边”,显然不如“病树前头万木春”含意之富与含情之深,原因何在?大约“沉舟”“病树”一联,贴近刘禹锡自身与受赠对象白居易的身世来写,融入了深刻的生命体验:既含彼此天涯沦落的悲凉,又有“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前引嵇康诸人之作,也多有其“本事”,而《杜村古梨树》仅泛泛地抒发人生感慨,有故作旷达的痕迹,且前两句的景物铺垫略近于叙述事实,缺乏“现场感”。

当然,比之名作以衡其高下,毕竟有失公允。此诗由景入情,借助形象来表达情理的写法,还是值得赞赏的。(特邀点评人:莫真宝)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