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2

晨眺拒马河

发表于 2017-10-30 03:02: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晨眺拒马河
作者: 抚琴听雨 2016年01月29日08:54 浏览:2492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
半窗紫苇半窗荷,轻雾堤前漫柳坡。

隔岸谁家小幺妹,扁舟一叶渡秋波。









推荐语:



    抚琴听雨的近体诗多杂议论,以粗豪硬朗为其特色。《晨眺拒马河》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含蓄蕴藉之作。



    前两句写伫立窗前所见。依次将苇、荷、堤、柳,以及缓缓流动的晨雾摄入笔端,铺开了一幅宁静而有层次的全景画面,而且赋予笔下景物自然丰富的色彩感。人是风景的眼睛!后两句轻轻勾勒,写人的出现打破这宁静的氛围,“盘活”了眼前的种种物象。第三句纵目远望,聚焦在河对岸穿红着绿的“小幺妹”身上,第四句逐渐收回目光,以她乘舟渡河而来作结,不露声色地写出了细微的心理活动,余韵悠长。



    古语云“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结句“渡秋波”三字,明写渡河,实写渡河人的眼神,语意双关。然隔河而渡的“小幺妹”,怎会注意到窗内之“我”?想是她即因“我”渡河而来,“谁家”二字亦不妨明知故问;抑或竟是“我”的一厢情愿,窃以为她也注意到了窗前伫而望之的“我”,同时报以友好而羞涩的眼神。



    这首小诗,遣词造句颇有民歌风味,可堪讽诵。但也存在两个需要改进之处:一是语言运用上的惰性,“扁舟一叶”过于现成;二是题文照应不周,“拒马河”在诗中没有着落。这也是当前群众性旧体诗写作中需要克服的普遍现象。

(特邀评点:莫真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0 11:34:0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1:59:38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