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罗新杰:安全哨兵
被员工誉为“安全哨兵”的西南石油局元坝净化厂硫磺储运车间安全工程师罗新杰,遇到安全问题时总爱穷追不舍,员工们讲起罗新杰的“烦”来,语气中透出一股敬佩与感激。
“婆婆嘴”念出“安全经”
“一开始,罗工整天在我们面前唠叨,还真有些不适应,可时间一长,我觉得他唠叨得还真有道理……”当谈起安全工程师罗新杰时,硫磺储运车间的员工们来了兴致。
作为安全工程师,做事认真是他的特点,平时遇到事喜欢多说几句,因此得了个“婆婆嘴”的称号。
“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劳保着装齐全、带好防护眼镜和防噪音耳塞……”这些话让大家听得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小李,走!到码垛机旁边去,教你怎么使用安全装置。”9月5日16时,女工刘渝萍干活回来刚坐在板凳上,就听到罗工的呼唤。
“出现码垛乱码时,如果要进入到码垛机内操作,先要把安全应急开关锁死,然后插上安全销,这样码垛机就不会再动作了,千万不能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就要到里面进行操作。”罗新杰耐心地为刘渝萍讲解着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听着罗工的讲解,刘渝萍说:“罗工,今天我是违反了操作规程,可是你已经给我讲了不止一次两次了,我记住了,用不着说这么多遍。”“多说几遍,可以让你加深印象,干这事可马虎不得。”罗新杰耐心地说。
“大家干工作都不错,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在平时的安全生产上要时刻提醒才行,我知道大家嫌我啰唆,但是为了安全,我必须要啰唆……”罗工解释着,大家也对罗工的啰唆恍然大悟,是罗工的啰唆让大家学会了把安全放在心里。
安全上再小的问题也是大问题
“安全上,再小的问题,都可能酿成大祸。”这是罗新杰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在硫磺车间各种施工现场,从施工队伍的开工许可证是否齐全,作业人员的上岗资质是否具备,开工前的安全教育是否进行,不论多么细小的环节罗工都不会放过。
7月27日,在包装厂房治理蒸汽渗漏管线现场时,罗工上去检查施工队伍的安全措施,发现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线路不合格,在当即勒令停工整改的同时,立刻召集施工队进行现场安全教育,通过案例事实讲解,直到让施工的员工深刻认识到了因自己的疏忽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将隐患消除后,才同意重新开工。
罗新杰常说:“不要小看施工监督这个工作,一旦疏忽,小则可能影响作业区的安全,给作业区造成经济浪费,重则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恶性事故,谁能担当的起呀?”
“被动监督”到“主动关注”
“手动缝纫机的电线外皮都磨破了,这可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我们应该早发现,多危险呀。”9月24日,罗新杰在车间巡回检查时,发现包装厂房的手动缝纫机连接线外皮磨破,叫停后没有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让操作人员说出存在风险、事故后果和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当事人发现、预防事故隐患的能力。
“与‘说教’相比,自己说出自己的错误或设备存在的隐患,更能提升监督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是监督思路的一大转变。”罗新杰说,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引导操作人员主动关注安全,可以达到提升作业现场安全系数的目的。
长期以来,监督员只是一名执法者,对于违反安全法律、制度、标准的行为,通过下发不符合项整改通知单和开具罚款单的方式,来消除现场隐患和违章。被动的处罚模式,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在与不在两个样”,主动关注安全的积极性不能被激发。
为此,罗工转变监督思路,更加关注作业过程的良好表现,引导员工主动关注安全。“以前罗工到现场只要拿出相机,我们就很忐忑,总怕被他拍到通报。现在不同了,大家都会相互监督,主动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自觉增强安全意识。”员工们对近期监督工作发生的变化深有体会。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