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4|回复: 0

“左右脑测试”,当真你就输了

发表于 2017-11-3 10:55: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2017年11月03日 03版)林琳
分享到:更多
    前几天风靡朋友圈的“左右脑测试”,你参加了吗?据11月1日《北京晚报》报道,在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10月科学流言榜上,这款测试赫然在列。流言榜指出,“它一点都不科学。”有程序员研究了该测试的后台代码,发现其测试结果是随机的。更有人输入相同的答案测试多次,每次结果都不相同。首都网警就此提示,“所谓测试其实是一个谎言,用于窃取用户信息。” 输入相同的信息,却得到不同的结果,有多少人会真的相信这种测试?朋友圈里晒测试结果的人不少——但似乎并没有人因这个结果的“指导”而换工作、换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参与娱乐,甚至就是为了发一条朋友圈而已。 时下,动辄刷屏社交平台的测试不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爆款,测试你在古代后宫能活多久、你是偶像影视剧里的谁、你的心理年龄有多大之类。应该说,对这些测试,人们还是有基本的共识和判断的,闲极无聊时测试一下,可以打发时间;累到眼花时测试一下,就当换换脑子。总之没有多少人会真信,而且就算信了也做不了什么——古代后宫你也回不去、青春偶像剧“都是骗人的”、心理世界更是早已成型难以改变。人们更多只是把测试及其结果当成了生活中的“调味品”,偶尔调剂一下,并且会不会参与这个“调味”也有很大的自主权。有人说“生活不易,聊以自娱”,有闲你就自娱一下,无暇你就当没看见,嫌弃你就撇嘴蔑视。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此类需要授权或绑定某些账号的小测试,其后台操作和运营者往往都是有所图的。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要么是为了打广告、赚人气、博关注,要么是获取用户数据、个人信息,要么就是先把自己的影响力和用户数做出来,再拿出去跟各种有需求的人谈条件、谈价格。总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看到的是测试,“始作俑者”看到的是钞票。你若早已洞悉这背后的“小把戏”和潜规则,便无所谓骗与被骗,只会觉得简单幼稚;若尚未看穿“阴谋”,则要对警方和专家的提醒多读几遍——“接受测试前授权登录,QQ号、手机号、姓名、生日等很多个人信息就会被程序后台获得”“大脑测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需要对人脑进行全面的测试,比如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直觉思维、推论能力等”……提神醒脑,下次注意。 生活可以自娱自乐,但别自愚自乐,更别被心怀鬼胎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总之,用游戏的态度去“测试”,用认真的态度去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