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树林的隐喻
作者: 李克 2017年10月24日10:41 浏览:4041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
昨天,经过那片林子,依稀听到鸟鸣
它们被这季节吓坏了,避到了树林的尽头
我犹豫着,像一个初次登门的客人
我们误入歧途固然不好,但发现一条新路
还是有几分欣喜,何况那些好听的鸟叫声
是这个世界最好的音乐,给多少钱也不换
听风也能让人萌生朝圣的心情,你得理解那些树木
它们心中的呐喊,纠缠住了犹疑的夕阳
我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对这个冰冷的世界
一只鸟看着我,我说:“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时光在偏离,一颗废墟的心适宜做巢
风把树木使劲地摇,我抱紧树干
像抱紧我自己的身体,发出怪鸟一样的嚣声
那些奔跑在林间的孩子多么美妙
他们震落了枝条上的积雪多么美妙
他们晾晒在空气中的姿态多么美妙
他们像是这树林的一个隐喻
夹在自然的册页中
点评
现代人的一个悲剧性的处境是,我们处在多重关系的被破坏之中。启蒙运动以来,由于人与神的关系的疏离,导致了一系列的关系的被破坏,比如人与自我的关系(每个人都在自我分裂的处境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由于远离了更大的庇护者、远离了生命的源头,现代人对于“自然”也不免满是怀念,仿佛这里才是我们的家乡,有的诗人甚至发出“自然是我们的宗教”这样的话语。其实,人与自然理应是兄弟的关系,由于人的变化,人对自然的欲望与占有,使自然远离了我们。
“森林”是“自然”的象征,这也是这首诗的两个核心的词语,现代诗非常重要的两个意象,它们言说着人的命运。如同这首诗所说,“那些奔跑在林间的孩子多么美妙/他们震落了枝条上的积雪多么美妙/他们晾晒在空气中的姿态多么美妙”,和人世间这些“多么美妙”的意象一样,“森林”也是自然之中多么美妙的存在,像一页美丽的风景,夹在自然之书的卷册中。“孩子”与“森林”在这里有一种对应关系,它们所“隐喻”的是一种让人悲欣交集的美好。其实,对于诗歌而言,不必这么直白,此诗题目就叫“森林”也可。
这首诗的感人之处在于它传达了现代人的某种孤独与无望之境。它整个场景其实非常单纯:“经过那片林子”,言语和境界有一种特别的安静、感伤的气质。“这个冰冷的世界”、“废墟的心”透露了“我”的心性。“风把树木使劲地摇,我抱紧树干/像抱紧我自己的身体,发出怪鸟一样的嚣声”这个场景,特别令人震撼;“我抱紧树干/像抱紧我自己的身体”这句话,仿佛海子所说的“我的名字躺在我身边/像我重逢的朋友/我从来没有像今夜这样珍惜自己”(《失恋之夜》),这里边有多少悲怆与无望。
特邀点评:荣光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