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17|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张翼飞

发表于 2010-5-25 14:42: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翼飞同志是沪东造船厂军品船体车间船舶电焊高级技师。进厂十多年来,先后参加了军、民品船舶制造和大量的钢结构制造,运用先进的焊接工艺和手段,攻克了20多项焊接难关,撰写了多篇焊接论文,培养了一批焊接人才,为工厂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生产效益,制造优质产品,发挥了积极作用。87、89年两次获得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95年获上海市优秀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被评为上海市高级技师。

   77年,张翼飞同志从技校毕业进厂工作以后,就立志为祖国的造船事业作一番贡献。053H1G导弹护卫舰结构错综复杂,施工条件艰苦,作业环境差,质量要求高,操作难度大。这些都没有使张翼飞气馁,却成了他勇攀技术高峰的巨大动力。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实际操作,他就较好地掌握了焊接特性,开始参与船台大接缝的焊接工作,珉春他老师傅一道不仅确保了X光拍片一次合格率达91%(工厂考核指标为87%),而且他把球鼻部不锈钢焊接由原来从下向下改为从上向下,使焊接效率提高了三倍,焊接材料减少一半,焊接质量明显提高,还大大减少了下道工序的工作量,使船台进度不断超前。之后他多次在工厂的技术比武中夺得第一名,成为青年焊工中的佼佼者。87、89年,他两次参加上海市工人技术业务比赛六级焊工决赛,夺得第六名和第一名,两次获得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并受到当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

  89年,工厂承接的52000吨储油轮出口船舶,由于该船主甲板三大焊接件,即:峰火塔、钢柜、支架,不但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更主要的是接技术要求既符合压力容器的制造标准,还要符合海洋平台工程的制造技术条件,所以,焊工需经专门技术培训和考试,达到了美国船级社6GR级焊工证书方可上岗操作。根据有关资料,一般熟练焊工培训三月以上后参加6GR级焊工考试,其合格率也仅为20~25%。困难之大,时间之紧迫,已不许有片刻的耽误。张翼飞同志接到任务后,每天工作达十多小时,经过二周强化操作试验,终于取得了6R级焊工合格证书。之后,运用6GR级考试经验,带领"攻关组"一次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实现了工厂船舶焊接历史上零的突破,在工厂造船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如何克服超小焊件或焊工无法进入的焊接部位的焊接质量问题,是工厂几代焊工都没能彻底解决的难题。张翼飞同志迎难而上,全身心地致力研究,他翻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此类焊接通常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工艺,一般焊工极难,易造成多种缺陷。经过几十次的试焊,他断然放弃延用至今的"直击断弧法",大胆采用自己独创的"粘轧断弧法",终于取得了新的突破,使焊缝内在和外表面质量都完全达到了技术要求。在返修52000吨储油轮渗漏油管工作时,他大担地施展了自己的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绝技",使质量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90年11月,张翼飞同志以无可争议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实绩,破格获得了工厂焊接技师称号,成为全厂最年轻的工人技师。

?91年11月,张翼飞同志随工厂焊接研修代表团,到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工作,他如饥似渴地汲取日本先进的选船生产技术,学习和掌握了二氧化碳垂直自动焊、二氧化碳半自动焊等先进的焊接工艺和操作方法。研修期间,他在12500立方液体船的异种钢二氧化碳焊接中,怀着为国争光,为代表团争气的民族自尊心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所有焊缝经过100%X光拍片检验100%达到技术指标。令日本同行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中国、韩国、台湾所有代表团中,焊接技术最出色的一位焊工。导弹护卫舰虽说是沪东造船厂的名牌产品,但上层建筑外观质量问题已成为质量提高的一大顽症,如果将二氧化碳焊接工艺运用到上层建筑焊接,即可减少外板焊接变形,又可提高生产效率,效果一定不差。在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负责"攻关组"解决了二氧化碳薄板对接波浪型变形问题,编制了上层建筑焊接规范及工艺细则,从制度、技术、措施上保证了质量落实,使工厂多年未解决的上层建筑"桔子皮"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受到了上级公司和海军驻厂代表的高度评价。

   94年,为了造好二艘34 600吨油轮,张翼飞同志担任了船台大接头小组组长,并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垂直气垫焊新工艺。以往在应用此项工艺时,质量问题较多,许多同志对张翼飞小组能否一举成功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他顶住了外界的压力,抛开家庭吃住在厂,将自己在日本学到的技术和经验积累都使了出来,从设备、生产现场、操作方法等方面逐一研究,反复试验,采取了一系列应用措施:如采用钢滑块紧固的方法,解决了焊缝漏渣问题,利用手动横摆的方法,解决了焊缝超宽导致焊缝两边熔合不好的难点,克服了兄弟车间没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两条船的实际应用表明,内在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令船东和厂探伤科的同志大为信服。大庆电视塔钢结构制造是工厂最早承接的大型工程。为了确保空中对接总装一次到位,张翼飞同志整天泡在现场,采拮数据,分析原因,在他的提议下,改进了联接板的焊接程序,使变形值几乎达到了零。在南浦大桥钢结构建造过程中,当看到大桥横梁焊接进展缓慢影响进度时,他一连干了几个通宵,改进设计了大桥横梁角焊缝胎架制造工艺,形成生产流水线,大大保证了进度和质量。在大桥主梁80毫米钢结构厚板焊接中,张翼飞同志又通过对二氧化碳焊炬喷咀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焊接质量。这一工艺的发明和成功运用,开创了沪东厂钢结构焊接之先河,为工厂提前完成南浦大桥主桥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95年,工厂承接了出口泰国的综合补给船R22T的建造任务,该船轴架材质为铸钢件,焊缝对接坡口最厚处为320mm,最宽处为150mm,焊缝又处于立向位置,并且要求做100%的超声测试。张翼飞与其他同志进行详细分析后感到,要保证内部质量,关键在于第一、二道焊接质量,由于二氧化碳焊接喷咀难以伸入焊缝根部,焊缝易产生夹渣、气孔等缺陷。为解决这一难题,张翼飞同志决定将二氧化碳垂直气垫焊手动横摆的操作方法嫁接于此,结果一试成功,焊接质量受到DNV挪威船级社驻厂验船师的好评。320mm超厚度铸钢件焊接被张翼飞同志一举攻克,又一次创下了沪东厂之先例,填补了国家之空白。

    如今,张翼飞同志已能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和手工二氧化碳全位置及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异种钢及压力容器焊接、SEG法垂直气垫自动焊、FAB法双丝焊、二氧化碳角焊机、RF法单面焊工艺、埋弧自动焊、6GR级全位置管节点焊等十多种焊接工艺和操作方法,并且达到了四级装配工和碳刨工的技术要求,成为一名工厂不可多得的复合型焊接人才。94年,工厂开展"导师制"工作,张翼飞同志担负起导师的重任,用科学的方法寓教于生产实际之中,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焊接要领,在他的努力下,以他和一名研修生、二名预研生组成的研修组被评为厂先进研修小组,他本人被评为工厂优秀"导师"。张翼飞同志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心得加以提炼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取得了喜人成果。

    近年来,他撰写了《二氧化碳衬垫单面超小间隙的处理》、《二经碳保护焊在超厚度铸钢铁上的应用》等多篇专业论文,受到了工厂技术部门的首肯,对于工厂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