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十九大代表在基层】“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的驱动者实践者”

发表于 2017-11-4 20:17: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十九大代表在基层】“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的驱动者实践者”
本报记者 曲欣悦 毛浓曦 2017-11-04
11月2日,从北京回到陕西不久的十九大代表、中铁一局五公司高级测量技师白芝勇,又奔赴北京参与宣讲十九大精神电视节目录制。这段时间白芝勇非常忙,截至目前,他已经在陕西参加了8场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
39岁的白芝勇,工作18年来先后参与了40多条国家重点铁路的线路复测、工程精测工作,参与了2400余公里高铁精测,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10月29日下午,白芝勇来到中铁一局西安地铁四号线项目部施工现场宣讲十九大精神。在工地空地,100余名工人每人一张塑料板凳,围坐成一个圆阵。头戴安全帽的白芝勇坐在场地中间,手持话筒和大家分享自己参加十九大的感触。宣讲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工人们认真聆听,不时用笔记录。
10月27日上午,白芝勇在陕西省建设工会二届一次全委会议上,被选举为陕西省建设工会兼职副主席,并在会上发言介绍自己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体会。当天下午,他在陕西省第四届职工科技节总结大会上被授予“三秦工匠”荣誉,现场宣讲十九大精神,还演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无人机+BIM技术在工程测量施工现场的创新应用。
“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的美好蓝图,中国高铁作为国家的金名片,必然会走向更多国家。回到工作岗位后,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我都要坚持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速度和中国工匠精神!”他说。
从事精密测量工作以来,白芝勇一年有300多天在野外作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他对十九大报告中涉及工人阶级的表述感触很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句话直抵我的心坎。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我们技术工人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立足岗位、创新进取、用劳动创造价值的极大激励,让我们有了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底气和干劲。”
作为陕西省十佳职工创新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白芝勇在工程现场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他获得国家专利9项,完成科研成果2项、先进工艺工法5项,为企业培养了16名技术骨干。
在宣讲过程中,有工友向白芝勇询问:怎样才能在岗位上不断进步?白芝勇的回答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但要能吃苦,还要懂技术、精技能,更要有创新、有发展。每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的驱动者和实践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