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质量经理的“算盘”
“10月份,安装二队的焊接质量合格率是96%,到了8月达到了100%,没有一张返工焊口。我计算了一下,仅仅焊接这一项他们就比上个月节省人工及材料费近5000元。”
11月8日下午,炼化工程十建公司东营工程项目部质量经理李元凯在施工生产协调会上又念起了“效益经”。其实,李元凯的心里始终有一把“算盘”,在他看来,算好质量管理这笔账就能创效益、保安全,更是实现“提质增效”的最佳途径。
今年5月,十建东营工程项目部承建的1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进入工艺管道施工高峰期,身为总工程师的李元凯被任命为质量经理。刚上任不到半个月,李元凯的“算盘”就打的噼里啪啦响,一下子就挽回了一笔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原来,9月上旬,业主订购的一批高温耐热钢材质的法兰要在一周内到货,这个消息让项目物资供应人员感到非常惊喜。因为他们知道,这批特殊材质的法兰是业主5天前采购的,正常是7月底才能到货,这么快就能运到施工现场,不仅能减轻物资保供压力,也能加快项目建设,是一举两得的利好消息。然而,李元凯得到这个信息后,和颜悦色的脸颊上涌现出了一丝丝疑虑。他心里不禁盘算了起来,他想到这批法兰绝对不是现生产的,会不会是“库存货”或者是“二手货”?这样的材料,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李元凯越想越感觉不对劲,当天下午就和质检员坐上高铁赶往材料发货地。李元凯通过光谱仪对即将装车的法兰进行了实地检测。果然不出他所料,该批法兰有近50%存在铬、钼元素不达标的问题。如果让这种质量不合格的法兰流入到施工现场,后果不堪设想,将引发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于是,李元凯立即通过微信将检测结果发给业主物资采购负责人,及时避免了一起原材料质量事故,不仅为业主挽回了损失,也为项目节省了出入库费用。
“李元凯这‘算盘’打的太精准了,现场只要有质量问题,他总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分析、去解决,这样的质量管理理念恰恰是我们项目最需要的。”项目经理慈庆尧对李元凯赞不绝口。9月10日傍晚,十建公司焊接技师张之万正在指导安装四队焊工小李进行加班操练。最近小李的焊接质量合格率低于了96%,没有达到优良标准,返工费用超过了李元凯给他们队伍制定的最低目标。原来,在项目工艺管道焊接施工伊始,李元凯就组织五家安装施工队召开了一次“质量管理经济活动分析会”。李元凯用翔实的数据给各施工队伍算了一笔“质量管理账”,他从一道质量不合格的焊口返工费用算起,到项目最后的施工结算,一步步的推算让大家明白了高质量施工是提升项目效益的保障。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降低焊口返工费用,李元凯邀请十建公司数名技师先后组织了4次工艺管道焊接培训,在提高焊工技能水平的同时,工艺管道焊接质量平均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我们队伍在别的项目干活时,因焊接质量返工问题,损失了不少经济效益,这回李经理的‘质量管理账’让我们连续两个月没有出现焊口返工问题,既节约了施工成本,也提升了焊工水平!”看来,李元凯这名质量经理的“算盘”是让大家尝到甜头了。
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