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回复: 2

“日本制造”走下“神坛”?(经济透视)

发表于 2017-11-6 18:24: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本制造”走下“神坛”?(经济透视)
2017-11-06 00:00
张玉来
  神户制钢所数据造假丑闻不断发酵,目前已有包括丰田、波音等500多个客户受到了问题产品供应链的影响。就在舆论渐渐归于平静之际,神户制钢所近日又发现4起疑似篡改数据的案例,社长川崎博宣布,公司将成立一个独立的审查委员会,并于2017年底前提交调查结果。
  神户制钢所造假丑闻其实只是日本制造业存在的丑闻之一。10月初,日产就因曝出车检作弊而被迫召回110万台汽车。之前,东芝、高田、旭化成、三菱汽车等知名企业也被曝出一连串各式弊案,几乎让以高品质著称的“日本制造”神话化为泡影。
  为了业绩好看可能是不少问题企业选择作弊的症结所在。就百年老店神户制钢所造假而言,表面上看也是源于其经营业绩的巨大压力,试图通过数据造假以遏制连续亏损的经营颓势。但从根本上看,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由于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除传统钢铁业务之外,公司还涉足于焊接、铝铜、机械等多个领域。由于这些业务之间的关联性相去甚远,导致内部信息沟通交流不畅,再加上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最终导致问题爆发。
  一连串问题企业的出现,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长期以来支撑日本制造业走强的社会根基趋于瓦解。首先,上世纪曾在日本蓬勃兴起的企业家精神已渐渐消失,类似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似的领军人物,现在已经变得罕见,日本制造业整体上已经从进攻型转向防守态势。
  其次,日本一度领先世界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已落伍。一方面,辉煌一时的精益生产方式正受到苹果商业模式的狂轰滥炸;另一方面,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正孕育着新的生产方式革命,这些新趋势对刚刚走出技术孤岛化误区的日本企业形成了新的考验。
  再次,日本企业的整体基础研究水平也在不断下降,相关人才呈现短缺,大学和企业不再愿向很难迅速产生效益的基础科学投入经费,从事基础研究的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少。
  从企业经营管理层面上看,由于企业纷纷转向重视股东利益的欧美模式,经营层慢慢将过去倾力构筑长期经营的体制转向了唯利益论,更加关注各种短期财务报表,质量管理意识趋于淡薄。正如小松公司原会长坂根正弘所指出的,“质量问题已经很少能提交董事会讨论”,更多的是“交给基层负责人处理”。另外,日本用工体制转型也加剧了执行传统质量管理体系的难度,不同于终身雇佣制,占总人数已近40%的非正式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大打折扣。伴随着熟练技术人员的大批退休,日本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出现普遍滑坡。
  总之,传统体制趋于瓦解,适应时代潮流的新体制又尚未建成,这可能是日本制造开始走下“神坛”的根本原因。
  (作者为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3:04:3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3:04: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