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江汉油田 饶席容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我们一家人驾车去小清河边钓鱼、野炊。公路两旁的芦苇荡波涛汹涌般映入我的眼帘,放眼望去,一片片、一丛丛,自由自在,它们与蓝天白云清风碧水,与清新的空气金色的阳光,还有各种水鸟虫鱼花草树木,相伴共生,构成一幅幅变幻多姿色彩缤纷的画卷,让我立刻产生放声高歌的冲动,萌生细细品味静静欣赏的雅趣。
记得刚来清河的时候,贫瘠的荒滩和芦苇荡一眼望不到边,让我们这些远离故土的年轻人心里凉了半截。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枯燥无味的生活让我在夜里偷偷落泪了好多次。我们的班长很懂得怜香惜玉,累点活都不交给我们干,过端午节时,他带着我们去附近的芦苇荡摘芦叶集体包粽子,消除思乡之苦。冬天天寒地冻时,工作之余他找来干燥的芦苇秆,在空地上生火烤红薯给我们吃,为乏味的生活增添一点温馨和乐趣。在班长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摆脱了“相思病”,工作热情也高涨起来,原来眼里毫无生气的芦苇荡成了我生命中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
春天和夏天,芦苇荡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河水的簌簌絮语。和下班的“红工衣”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河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公路、河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使我难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使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然而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就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清河的芦苇荡依然美丽动人,即使是在目前寒风萧瑟的低油价时期。我突然想起大队书记曾说的一句话:“在这穷乡僻壤,芦苇荡张着天然的屏障,掩护着以追逐民丰自由为事业的健者那龙腾虎跃的踪迹。”的确,清河的芦苇荡,就像许多影片中苍凉悲壮坚韧不屈的情感总会出现芦苇或者类似秋草风中飘摇的画面一样,情与景的契合总是那么贴切自然,很能够借以抒发荒滩石油人那种辽阔苍茫、博大深沉、坚强不屈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