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回复: 2

彝火詩社《一周诗选》1

发表于 2017-11-7 01:50: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诗歌/现代诗
【存档】彝火詩社《一周诗选》160908
作者: 木确奢哲 2017年11月03日10:48 浏览:2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彝火詩社

一周诗选

总第002期   2016.09.02-08


本周诗社成员作品发布量:42

诗选篇目:
何巫达《喜悦》
木确奢哲《彝人·长刀》外一首
夏睿《入夜过后》外一首
诗薇嫫《上帝的礼物》外一首
吉木五乃《彝文》
杨天祖《石磨声响》
吉木里呷《双面鼓》



何巫达《喜悦》

当晨曦还未曾照射进村庄
田野里早已站着赤足的人
随着镰刀的切割声
打谷的响声
金灿灿的谷子
落尽了那木质的把库

饱满的汗滴在烈日下滑落
还来不及擦拭
一簇簇稻谷已送到了手上
欣喜的继续手中的动作
阿普吸着烟杆拿着烟袋
脸上的皱纹遮不住
他欢乐的笑容

落日的余晖洒在村庄的天空
阿达宽厚肩膀扛着一袋稻谷
一路上说着笑着
似乎高兴的忘了疲倦
阿姆念着古老的经文
祈福明年的庄稼更好

一天又一天忙碌
终于把山脚下那片稻古
打完了晒干了上仓了
看着他们脸上的喜悦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
可忙碌又接踵而来
该背玉米了
也该种荞麦了……

作者简介:何巫达,彝名吉克巫达,男,彝族, 19岁,现就读于甘洛中学高三四班。曾发表【最后一片叶子】【雨后】以及用笔名吉克巫达发表【亲】等文章在彝人诗歌里。



木确奢哲《彝人·长刀》外一首

在毁灭之世,彝人成为诬蔑的靶心
巨型白施魔,提头行走,颈脖冒出滚滚浓烟
他满身蛆虫,流毒千里,散发作呕恶臭
断头之口喷吐黄水,沾染者肌肤溃烂残破
天地黑暗如无底深渊,无日无月,草木枯萎
残阳最后余晖,玫瑰凋落,恐惧在体内颤栗
瘟疫随狂风而来,像斯热阿比的蝗虫弥漫山野
彝人持长刀火把,与暴虐相抗,号角吹响
狂怒,火从心底蔓延,斗志万丈冲天
誓用我血,染红心爱索玛,天菩萨摇曳
火雨从天空洒落,在恩杰杰列山九天狂燃
火狱从地下裂开,在德布魔洛洞口九夜喷涌
烧死害虫,烧化谣言和毒雾,涅槃吉尔
在恐怖之路上征伐,向着白施魔刀箭齐发
黑暗之海鼓荡猩红,鼓荡彝人前赴后继的尸身
雷石,光电,红雪,淹灭战场英灵
以森林为据点,长相厮守,木神王赐以嫩叶
用生命寻找希望与火种,净化阿鲁后裔
毕摩作祭,祈我万年福佑,与树为伍

注:彝诗馆、彝人论坛“彝人的腰刀”主题诗写作

【雪不语】

初雪之心,像小兔跳跃,不安分,却寒冷
雪族子孙,渴望这原始生命动力,化形十二支
历经黑暗漫长,人族终于像雪,铺天盖地
而雪,却缩进深山;而雪,却成为奢侈渴望
大地被剥皮,一块,又一块,像菌斑,像烂疮
雪和森林,逐渐减少,消失,退守高山野岭
老虎,野猪,熊孩子,慢慢被歼灭,在图腾梦里哭泣
回不去源流,母语忧伤,老屋被遗弃至荒芜
城市,当雪一旦来临,瞬间使心事满潮

作者简介:木确奢哲,彝族,80后,老家贵州,目前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彝族网络收诗人,《彝詩選萃》发起人,彝火詩社社长,彝人论坛文学版主,彝族现代诗歌资料馆、彝人诗歌、中国力量诗歌联盟合作者。



夏睿《入夜过后》外一首

木瓢舀碎四方井中的镜
波光是一块碎布
唤醒哪些半睡半醒的孩子

水草、鱼儿、虫子,夜的元素
很少扭动身体,躺在皎白的月光里
风是飘忽不定的游客
时常伸出无处安放的手
触碰月亮的脸谱
悄无声息的搅活,一汪波澜

入夜过后
沉睡与惊醒之间的大地
不安分的精灵,是形影不离的尾巴

以一棵大树的伟岸,岿然不动
栖息的夜莺
总是撑破夜的喉咙
一会寡言
一会煮沸

附短评:作者对夜中景物的描写很细致,生动,刻画了一幅清晰的月照图。水井中的波光,月色下的水草,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游走的风,带来动的图像,翻起了月光海洋的波澜。把影子比喻为精灵和尾巴,可算是新奇。大树和夜莺,更是点缀了入夜的浓重影像。本诗手法到位,只是有些词,比如“哪些”、“皎白”、“脸谱”、“搅活”、“煮沸”,读来不见得贴切,有生造之感,点出来与作者和看官商榷。———木确奢哲

【推手】

要是怜悯从眼睛走进心灵
就会一直点亮,时光的柔软

稚嫩的小手推着轮椅,缓缓向前
沉沉的负重,使他,不得不低下额头
蹒跚的脚步,滑出挣扎的曲线

轮椅上的瘸腿人,伸出无力的手
拨动轮轴,并不和谐的声响
拨痛内心深处的琴弦
脸上的慈爱和心疼,淹没了
行人的诧异、漠然

也有一双温暖的大手,接力
握住扶手,握紧瞬间相容的自然

病人拄起仗
用“两只脚”,拥着小孩上路
迟缓的脚步,推着生活之重
脚印,成了
低矮的影子

作者简介:夏睿,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人,先后在部队、地方工作。1998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新闻信息、通讯、散文、诗歌等。



诗薇嫫《上帝的礼物》外一首

亲爱的大王
当第一次得知
你安睡在妈妈的子宫里
爸妈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深信
这是上帝恩赐的礼物

当你第一次
欢快地蹬了一脚
妈妈的大肚囊
瞬间
泪流满面

那些说不尽的爱抚
讲不完的故事
像漫天的繁星般
语无伦次

偶尔
你会打几个饱嗝
爸爸就赖在你怀里
听得津津有味

更多时候
你在聆听爸妈的对话
不时咯咯咯地偷笑

【咫尺天涯】

年幼的儿子
恨不得把动画片都装在裤兜兜里

青春期的表妹
只想把美男子都收到远远的小木屋中

中年的母亲
多希望能紧紧掐住岁月的喉咙

暮年的爷爷
一次次地放牧她的儿女子孙
于天涯海角

作者简介:诗薇嫫,本名杨霞,女,彝族,云南丽江人,热爱诗歌创作。



吉木五乃《彝文》

每到这个时候,
每当黑夜封住我的双眼的时候
我的心口痛苦不堪,
那是因为我的彝文又再一次从我的嘴角落下伤口。
从羊群的脊背之上滑落黑夜永恒的冥想,
仰望天际,我看不见母语飞过的痕迹。
低头寻觅,我看不见它轻吟过的诗篇。
彝文,请你唤醒我的迷失,
在大凉山的火塘边,
我要守护住我的灵魂,要守护住我的母语,
守护住我最后的情人            

作者简介:吉木五乃,男,彝族,90后,四川凉山州人。彝人诗歌微信平台主编。作品散见于《凉山日报》《长河诗刊》《天下诗网络》、彝族人网、中国彝族网、华裔网等诗刊和媒体,有诗入选《四川彝族短诗大观》。



杨天祖《石磨声响》

时空轮回
石磨成了历史的葬品
解放的双手
和着那电磨的苦荞
缺少了原始的狂野
肌肉在萎缩
味蕾要舒展
回归的脚步声迫近
尘封的石磨被开启
血液在沸腾
青筋又暴怒
苦荞的欢声响起
那苦的味道
从远古走来
从石磨深处流出
再次滋润人们的心田
怕苦的都市人
如今喜欢苦荞的苦
山里的河川
代替了脆弱的双手
回归的水磨
将大量的苦荞
带着浓浓的苦味
从石缝间挤出
又将苦荞的故事传唱

作者简介:杨天祖,云南小凉山彝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毕业,获云南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自由职业者,热爱生活、思考与写作,积极传播正能量。



吉木里呷《双面鼓》

有节奏的敲击那面流传下来的羊皮鼓吧
它冰冷的肚皮已干瘪,而后收缩
像80年代被挤掉的寨子缩回到半山腰之上
它急切的需要敲击
以至于让冻结的血管再次发热
以巫词和蛮横的臂力
敲吧,敲吧
敲出锈迹
敲出钢筋和水泥
敲出一些沉默的石头粉碎的声音
直到手臂发酸,发烫
直到那面羊皮鼓变得温热起来
毕摩酝温已久的泪水
已沾湿喉管吐出的旧词
以潮湿的鲜活
以灼热的体温
再次显现蒙雾的路途
敲吧,敲吧
那鼓声可以找到马蹄叩响大地的节奏
那鼓声可以找到时间坐在石头上的吻痕
那鼓声可以找到河流串起山包的链纹
而鼓声就是今夜的马蹄
而鼓声就是今夜的时间
而鼓声就是今夜的河流
趁虚而入,趁虚而入
进入封存魔咒的内部
祈祷的经文已在夜风中舞蹈
疯魔的法师已在甩出的长发中拉长了夜色
病痛的老人已在呻吟的声音中拉长了叹息
等待漫长的朔源
等待漫长的路途
等待北方以北
回到那传说中的北方
而北方的北方
痛失的声响
在鼓的另一面偃旗息鼓
敲吧,敲吧
你用耳朵谛听的鼓面
那冷言冷语袭来的
咒语和撵鬼的词
都将在再一次接近的黎明前失效
森林的胡须上仍旧挂着远方的月亮
而一些流逝的词,从薄凉的唇边失忆
就像一些被遗弃的孩子啊
再怎么掏取
再怎么榨干记忆里的影子
也榨不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像极了一只鸟
失去落黑后的窝
而你已然忘记
放凉的
鼓的另一面
你从未敲响过

作者简介:吉木里呷(1988-11-05—),大凉山地域写作成员,喜欢诗歌,喜欢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生活。宣言: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死也要死在路上。


注释:彝火詩社成员作品选,存档备用,并供大家阅读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7:21:26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6:57:36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