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回复: 0

豫章学院背后的“病人”难道只是孩子

发表于 2017-11-7 12:24: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豫章学院背后的“病人”难道只是孩子


李一陵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11-07  02版)
    先不讨论应该如何给这些所谓的问题定性,出现这类情况的孩子是否应该被集中放到特定学校进行特殊“矫正”。单就这种“矫正”方法而言,它给孩子带来的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

    据报道,经南昌市青山湖区多部门联合调查,网帖反映的南昌市豫章书院存在有罚站、打戒尺、打龙鞭等行为和相关制度属实。舆论压力之下,南昌豫章书院申请终止办学、注销办学资质,目前这一申请已经被核准。

    据介绍,在豫章书院,新生入学后,都会直接进入“烦闷室”,在没有窗户的小屋子里,学生足不出户,一日三餐由工作人员送进去,关足7天才能被放出来。从“烦闷室”出来后,学生每天五点半就要起床,晨读,吃饭学习和训练。此外,豫章书院还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改造”体系:国学教育、体力劳动、犯错体罚,甚至还有一套类似古代监察的管理办法。不服从管教可能会招来戒尺,而谈恋爱、男女交流、打架、闹自杀、抽烟等属于大错,会受到由钢筋制作成的“龙鞭”的鞭打。而且,学校还存在连坐与告密制度。一名学生介绍,一男孩子跟一女孩子谈恋爱被发现了,就罚所有知情者围着两个篮球场蛙跳,每天蛙跳三十圈,除非告密才能停止。

    用严重体罚、囚禁、暴力训练等方式要求学生顺从,并通过连坐、告密以及层层监督体系,营造紧张、恐怖的气氛,达到让学生无条件服从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环境,只能用“恐怖”来形容。来到这里的大多属于所谓“问题少年”,比如沉迷网络游戏、厌学辍学、早恋叛逆等。先不讨论应该如何给这些所谓的问题定性,出现这类情况的孩子是否应该被集中放到特定学校进行特殊“矫正”,单就这种“矫正”方法而言,它给孩子带来的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经过豫章学院几个月时间的恐怖教育,也许有些孩子确实能被“改造成功”,不再沉迷游戏,不早恋也不叛逆了,但这长达几个月的折磨,又给他们造成怎样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留给多少难以消弭的心理阴影?

    豫章书院的恐怖教育方式引发了舆论的批评和愤怒。但是从2014年豫章书院修身学校开始办学开始,这些“教育”手段就已经存在。豫章书院修身学校的前身是一家戒网瘾的特训学校——“南昌龙悔心理教育专修学校”,这些“教育”手段想必也是传承自“龙悔学校”。如果没有受害者的网络爆料,如果不是前员工出于良心不安的揭露,这种恐怖教育还将存在多久?监管的力量又在哪里?早在今年6月份,就有人反映豫章书院虐待学生,当地教育部门还对此辟谣,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调查的?

    据报道,依据该校2014年的收费标准,第一年的收费为44550元,第二年30050元,第三年25550元,而一名学生称,“花费远不止这个数”,其半年的学杂费就高达31650元。尽管学费如此昂贵,但把孩子送进去的家长仍然大有人在。而且,即便这些恐怖教育手段已经被曝光,仍然有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而从山东杨永信电击疗法戒网瘾打而不倒来看,这类特训学校的生存土壤是如此之深厚。我们不得不追问:“病”的究竟是孩子,还是家长,抑或社会?

    在豫章学校待了9个月后,性格更加偏激、孤僻、不爱说话的王明明说,“如果当时我的母亲是选择多陪我关心我,而不是把我送去这么一个笼子里,我的人生可能会是另一种景致”。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