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回复: 1

[转贴] 情不知所起——关于《牡丹亭》的二三感

发表于 2017-11-7 16:01: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嘉兴石油  朱佳妮

    挽一水袖的秦时明月,剪一折戏的朱颜玉碎,是谁轻轻踏着江南的吴侬软语缓缓走来,眸盈秋水,珠玉轻弹,唱着旧词里春到深处的惆怅,声声温润入耳。“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偶然的契机,看到电影《游园惊梦》的片段里,展着折扇的女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咿呀婉转的唱腔华丽雅致,念白流转入骨,于是便邂逅了这百转千回的古老剧种。

    对昆曲的喜爱有少年时的情愫。还是很小的时候,村里夏季傍晚偶有戏班子早早在晒谷场上搭台演唱。小孩子总是享有天生的优势,能够被抱到舞台的两边席地观看,那时并不知晓咿咿呀呀的韵味,只是被那些华美的头饰和服饰所吸引,对昆曲的钟爱竟是源于那些精致美丽的物件。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易以轻柔之衣,使得随身环绕,似不容己。”昆曲中那些特有的韵致也在衣袂飘飘中得到诠释,轻盈柔软的衣仿佛流动的风景一般。看了几个版本的《牡丹亭》,还是觉得青春版的服饰最美。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时,更装为白色,而柳梦梅亦著素袍,上绣红梅,手执柳枝,一柳一梅,不必自报家门便巧妙地点明人物的名字,是属于中国人含蓄的智慧。丽娘素衣上则绣着飞蝶,大抵有化蝶双飞之意。在暗色的舞台上,他们如同两朵盛开的百合般纯洁耀眼。纯白仿佛初恋的纯洁干净、爱情的美好和青春之梦的纤尘不染,又一如清纯少女在梦里对爱情寄予的憧憬般,空境之中的白色幻景中有他们缠绵的至情之爱,一切都与“春梦”的主题不谋而合。

    对于《牡丹亭》的爱就这样一直搁放在箱底里,长大后也发现身边爱好戏曲者极少,只能在中老年群体中寻找一种共鸣,然而这一辈的人是颇好越剧的,偶尔在公园里坐下,听上一两段,掌声如潮中,我还是有些失落,直到后来,踏上苏州古老的石板路。

    江南的雨季里,晕着一种现代的商业气息,暖黄的光将氛围衬得刚刚好。繁华的小街旁,小贩的生意热火朝天,吆喝声里夹杂着各地游客的言语声,我听得檀板清越,笛音环跳,或断或续的声音绵延在夜色里。

    透过精致的木窗,看得穿着碎花旗袍的女子合着曲牌怅惘而歌,高亢似凤啸九天,低回如龙吟浅水,就这样猝不及防地从窗内迸到心里。余音袅袅,似梦似真,只听得纤指翻化挂露幽兰,玉足依然映波莲花。面上或痴或笑或悲或嗔,演世情冷暖,人间悲喜。

    在苏州慢然悠长的日子中,游赏江南静谧的园林,且看一段苏州评弹,且听一曲《牡丹亭》。心底的牡丹梦依旧绚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它成为了一种历久弥新的记忆,一片欲说还休的留白,一段独一无二的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4:37:47 | 查看全部
欢迎老师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